村级河湖由“分段治”走向“全域治”
云山街道积极探索治水新路子
记者 鲍 莉 通讯员 张彦帆
导报讯 气温渐寒,沿着兰溪市云山街道吴村溪堤岸缓缓步行,溪水碧波荡漾,近处偶有鱼儿游弋,一幅生态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近年来,云山街道坚持水岸同治,积极探索治水新路子,改善河道水质,引入“精准化”运维,组建河湖管护队伍,巧用“治水+智水”模式,实现村级河湖全域治理,绘就了一幅雅致云山新图景。
“现在水质好了,季节性缺水问题解决了,我们灌溉稻田更方便了。”村民吴大伯说。据悉,后地檀树渠作为兰江乡级支流,是云山街道范围的城市内河之一。此前,河道里除了汛期、暴雨天有水,其余时间基本处于干涸状态。为解决缺乏活水、自净力弱的问题,云山街道通过生态补水、疏浚,填补砌石细缝等途径,有效提升河道水面景观,改善河道水质。同时,依托智能化监控设施,实时掌控河道动态,借助智能监控等科技治水手段,分析水面漂浮物增减、河道周边人员活动等情况,查看河道周边环境状态。云山街道多措并举,解决了后地檀树渠源头季节性缺水问题,缓解农业供水紧缺状态,有效改善水渠自净能力弱的现状,提高地表水水质。
过去多年,河长作为所辖河流(湖、库)管理保护第一责任人,主管流经村辖区河段,由于污染源流动性的问题,很容易出现上下游区域河湖治理责任不精准、治理落实难等问题,共有一河水,治河却各归各。为了实现从“分段治”转变为“全域治”。今年,云山街道与金华市哲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河道保洁协议,实现了村级河湖的“分段治”走向“全域治”。同时,也实现了河湖信息共享和问题联合处置。截至目前,该公司联合村级河长在巡查区域共开展巡河10余次。
据悉,云山街道结合境内河流实际,在“河长制”的基础上,组建了村级党员志愿巡河队、村级巾帼志愿宣传队等2支河湖管护精干力量,积极探索治水新路子,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此外,云山街道还利用公众平台,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河湖治理保护,形成了社会力量参与河湖治理和管理保护的“全民”管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