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乡风文明 赋能乡村振兴
记者 成 超
导报讯 近日,家住永昌街道梨塘下村的王女士,积极响应村里红白喜事公约,简单为公公举办丧事,从原来准备18桌酒席简办到10桌,每桌标准也从1000元降到600元,期间用酒选用家里自酿酒,整场丧事办下来,至少节省了1.5万元。
同样,在兰江街道骅骝黄村文化礼堂里,丰富美味的菜肴、大红喜字、五彩气球、忙碌的“红马甲”……一场节俭而不失隆重的婚礼正在举行。
自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兰溪各地在市委宣传部的牵头带领下,迅速掀起移风易俗热潮,以“强化基层治理、深化移风易俗、推进全民志愿”为核心,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在推进文明宴请中,兰溪各地坚持“婚事新办、喜事俭办、丧事简办”原则,组建乡风文明理事会,商讨红白喜事细则,积极利用大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引导广大村民控制婚丧宴席消费标准,遏止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并结合各自情况,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村文化礼堂),或利用旧址改造,设置红白喜事办理场地,由村里制定统一标准和模式,有效地改善村民铺张浪费现象。
一直以来,诸葛村民遵循“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的祖训,将自治、法治、德治与家风家训相结合。“现在我们村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共有7章45条,涉及法治管理、环境整治、古村落保护、旅游管理等内容。”诸葛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诸葛坤亨表示,为了让大家熟知村规民约条例,该村每年都会把村规民约印在挂历上,作为新年礼物,赠送给每家每户。这样一来,大家只要一看挂历,就会看到村规民约,久而久之,每一项条例都会深入村民心中。同时,该村还会定期开展村规民约理论宣讲活动,进一步提升村民对移风易俗工作的认识。
同时,为检验各地“乡风革命”行动落实情况,兰溪建立了乡风文明工作督导机制,定期发布乡风文明指数。据了解,该指数由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和工作开展等情况的打分组成。目前,各地文明指数都在持续上涨,特别是在队伍建设上,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全市志愿者服务队已增加到1800多支,平均每个村有5-6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推进乡风文明,实现乡村振兴,强化基层治理既是一项民生工程,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文明乡风必将成为大美兰溪最美画卷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