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育人初心,做偏远山区的师德标兵
汤旭飞:扎根乡村教育事业28载
记者 成 超
近日,兰溪市香溪中心小学学生陈晟泽找到校长汤旭飞,向她倾诉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汤旭飞在与陈晟泽深入交流后,为他提供了一些学习上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情景,是身为校长的汤旭飞与学生互动的日常。
今年48岁的汤旭飞,是香溪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自1996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就回到自己的家乡——梅江镇白沙村从教。白沙村地处兰溪偏远地区,经济条件落后,教学条件艰苦,学校当时只有几间一层的土木楼房,教师宿舍严重不足,常常是几个教师挤一间。因此,一批批年轻的教师来了又走,只剩下年龄稍长的本地教师留了下来。
虽然条件艰苦,但不妨碍汤旭飞把满腔激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她把每一位学生当作朋友,把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本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工作的信条。她坚持每周一第一个到校,周五下午最后一个离校,尽自己所能为山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刚工作时,汤旭飞一个月的工资才400多元,但她经常要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为贫困学生垫付学费,避免学生辍学。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她往往一人身兼数职,除语文、数学的教学外,还承担着品德、劳技、体育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一周至少有26个课时。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汤旭飞,觉得对家人亏欠了太多。结婚后,她的爱人在兰溪市区一所学校任教,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一周只能见一次面。她也曾有机会到城区任教,但为了山区的学生,她选择留了下来。一年中能够陪在家人身边的日子屈指可数,家里的一切事务也都压在了丈夫身上。“她心里只有学生”,是他丈夫常说的一句话,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妻子的工作。
扎根农村多年,汤旭飞先后在白沙中心小学及石渠中心小学任职,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教科室主任、副校长、校长。在她眼里,学生就是她的全部。她把时间用在备课上,把激情用在授课上,把热情用在后进生辅导上,把感情挥洒在学生身上。
与此同时,她还一边向资深的前辈学习教学管理经验,一边“充电”提升自己。她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经过8年努力,先后取得了汉语言文学专科和本科学历,并进修完成了数学函授本科的全部课程。她主持、负责的课题研究达数十项,主持研究的数学课题多次在地市级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个人也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中国教育联盟希望工程园丁奖、金华市师德标兵、兰溪市名师、兰溪市名校长等荣誉称号。
今年,汤旭飞被评为“金华好人”。这一荣誉,也是对她28年来全身心投入农村教育事业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