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1日 

第06版:教育汇

从-23℃到32℃的热爱

——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殿山经验

“今天雪糕管够”“南方小土豆,殿山小棉袄”“被五丰冷食宠坏的一天”……这是家长对孩子们走进企业参加雪糕DIY活动的赞叹声。

“‘爸气登场,妈辣时光’这句口号太有意思了”“小孩高兴了好几天”……这是殿山中心学校首届亲子足球PK赛时家长聊天的场景。

从-23℃的大型冰库,到晚间32℃的足球场,这个暑假,殿山中心学校主打一个“嗨”字。在学校嗨,在场馆嗨,在企业嗨……那么,学校为何热衷这些活动呢?

殿山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位于登胜路和兰黄公路交汇处。学校同时满足开发区周边企业随迁子女就读需求,目前学校随迁子女占比45%左右。近年来,随着开发区规模扩大,相关工厂企业招工需求也日益迫切。高质量、高稳定的务工队伍,对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兰溪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随迁子女,因父母工作加班、异地就读等复杂因素影响,在学习品质、情绪管理、生活习惯等方面有诸多不足,存在高比例的心理焦虑、学习落后等问题。如何解决城乡接合部学校特有的这些问题?既要抓活动特色,又要兼顾学习成效,能否“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暑期的教育教学如何延伸?活动的呈现方式能否切实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学校充分重视暑期这个学习“空档期”,自我加压,努力打造具有“殿山”特色的暑期社会实践品牌。

学校首先考虑做好活动顶层设计这个“总把式”。依托学校“彩虹桥”心理健康主题教育,以“彩虹桥,连你我”为活动宗旨。“彩虹桥”,不只是物理上的连接——即家、校、社的合作,也是学生与亲人之间沟通的心灵桥梁,缓解学生的心理隔阂和焦虑,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育积极向上的心态。“彩虹桥”,更是教育桥梁,学生从“坐中学”到“做中学”,一个个生动的社会实践,就是一次次生动的学习教育。

第二是活动阵地“移动式”,充分挖掘周边资源。“一支雪糕诞生记”活动,走进企业,参观企业生产过程,倾听科学副校长的暑期第一课,习得食品安全知识;“进村社”,了解传统习俗,培植爱国爱家情怀;“博物馆里的语文课”,将课堂搬进兰溪市博物馆,和文物来一场对话,在推“杯”换“盏”之间了解文字背后意蕴,增进文化自信。可以说,挖掘周边资源,主动转移阵地,从“校”向“企”、“村”、“馆”延伸,扩大了活动边界,同时放大了教育效力。

第三是参加群体“组团式”,提升活动教育价值。“小年夜之留兰过年家长团拜会”,学校邀请留兰过年的家长一起包饺子、搓汤圆。活动还向家长推介兰溪美食和春节兰溪景点福利,让家长在浓郁过年味中享受深厚兰溪情;“亲子足球PK赛”,邀请球员父母来助力,球场上或合作或对抗,在奔跑中亲情距离逐渐拉近。

“我妈妈经常吃烧烤,回家我就告诉她要尽量少吃”“我奶奶舍不得扔掉青色的土豆,我会告诉她吃了容易中毒”“因为里面冷外面热,我刚走出来,雾气就跑到我眼镜上啦”……

活动结束,孩子们往往意犹未尽,让学习时刻余音绕梁,便是他们最大的期待,也是教育最大的价值。因为我们对教育有从-23℃到32℃的热爱。

殿山中心学校校长 项先义

教育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