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2日 

第02版:要闻

共商“梅酒”新蓝图 绘就共富新“梅”景

——浙江土特产·杨梅酒产业发展座谈推进会侧记

记者 成 超

8月29日,浙江土特产·杨梅酒产业发展座谈推进会在兰溪举行。此次推进会分为两个场地,一个是座谈主会场,另一个是有关杨梅的农产品展示厅。步入该展示厅,映入眼帘的便是琳琅满目的“杨梅产品”,有杨梅汁、杨梅干、杨梅果茶、杨梅糕点,还有浸泡杨梅酒、杨梅啤酒、杨梅发酵酒、杨梅蒸馏酒等。

杨梅是浙江最具特色的水果之一,享有“世界杨梅看中国、中国杨梅看浙江”美誉。目前,全省杨梅种植面积130万亩,年产量70万吨,年产值60亿元。

“现在,全省各地都相继对杨梅进行综合加工生产,有果汁、果酒、罐头、蜜饯、糕点、果酱加工,以及根茎、果核、枝叶利用,产品种类很多。”会上,省农业科学院、湘湖实验室二级研究员戚行江表示,虽然各地都在进行开发利用,但产业还存在规模较小、技术工艺落后、品牌效应不高等问题。为此,他建议,要加强杨梅新型加工产品研发,加快加工设备更新,引导加工企业向工厂化、规模化发展,并加强杨梅功能宣传,培育知名品牌。

作为浙江特色的果酒品类,杨梅酒尤其是浸泡酒,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具有浙江乡土地域特色的“土特产”。目前,全省杨梅加工企业共56家,主要分布在宁波、温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丽水等地市,涌现出“海鲜配”“扬百利”“四明红”“莫贪杯”等杨梅加工品牌,涵盖杨梅浸泡酒、杨梅蒸馏酒、杨梅发酵酒、杨梅干红、杨梅利口酒、杨梅白兰地、杨梅原汁、杨梅醋饮等品类产品,主要销售市场以省内为主。

“在我省,杨梅酒深受大家喜爱,很多家庭也会自酿杨梅酒,需求量很大,但大部分杨梅酒生产企业规模较小,该行业也缺少质量标准体系。”省经信厅消费品与历史经典产业处四级调研员陈乾浩提出建议,希望能加大对杨梅酒生产企业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帮扶。借鉴其他地区,加快健全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的相关标准体系,并选取几个试点地区,培育公共品牌。

近年来,兰溪持续迭代发展杨梅栽培设施技术,大棚杨梅面积达4500多亩,规模和水平全国领先。积极与省农科院联合攻关,突破花色苷护色、杨梅标准化浸泡、发酵酒等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拓展研发浸泡酒、果酒、蒸馏酒、啤酒等系列新品。

兰溪奉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杨梅加工产业,经过持续研发改进,如今的杨梅汁口感更加鲜甜可口,种类也从原先单一的浓浆升级至多样化。“公司持续引进先进生产线,提高工艺技术,全力打造未来农场,围绕酒类、饮料类、休闲类三大系列,推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进一步提升杨梅附加值。”该公司董事长陶奉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