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农业农村局——
深化“三农”领域改革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日前,浙江土特产·杨梅酒产业发展座谈推进会在兰溪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齐聚,共话杨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颗颗小杨梅成长为“大产业”,绘就共富新“梅”景。
在兰溪,杨梅历来是最具特色的“土特产”。近年来,兰溪持续迭代发展杨梅栽培设施技术,大棚杨梅面积达4500多亩,规模和水平全国领先。同时,兰溪积极与省农科院联合攻关,突破花色苷护色、杨梅标准化浸泡、发酵酒等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拓展研发浸泡酒、果酒、蒸馏酒、啤酒等系列新品,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口味需求,进一步提升兰溪杨梅附加值,促进更多梅农增收致富。
“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指出,要持续抓实乡村振兴,推进现代农业增效、和美乡村增色、广大农民增收。”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沈文忠表示,该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创新方法路径,持续深化“三农”领域改革,争当农村改革探路者,加快走出具有兰溪辨识度的“三农”改革新路。
稳定粮食产能保供给。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全力推进耕地综合整治,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力争3年时间打造10万亩粮食高产高效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3万亩以上。
发展特色产业增效益。深化地标富农改革,进一步打响杨梅、枇杷、兰江蟹等地标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全力打造农业产业链,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杨梅、蛋鸡等特色产业链,培育一批省级农业数字工厂、未来农场。
建设和美乡村焕新颜。注重规划引领,深化“千万工程”新实践,完善游诸人文、兰芝风情、北部振兴和诗路三江共富示范“三带一区”规划,推进未来乡村提质扩面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深化“空心村”综合利用试点,组团式打造和美乡村先行示范片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动强村富民促增收。打好“扩中”“提低”组合拳,迭代实施集体经济快增工程,谋深谋实村集体经济“四个一”项目,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积极探索乡村运营模式,招引职业运营团队,培育发展乡村新业态,不断拓宽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渠道。健全联农带农联结机制,落实好乡村公益性岗位、菜单式等帮扶措施,确保乡村振兴路上不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