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0日 

第06版:教育汇

行知小学:

放学后未能及时接走的孩子,有“安全屋”供等候

记者 沈冰珂

导报讯 昨天傍晚,在兰溪市行知小学,一(2)班的学生王怡然走出校门,没看到家长的身影,便和同学李芬芬一起走进校门口的“蓝天驿站”,在驿站里等待家长来接。

据该校副校长郑哲黉介绍,“蓝天驿站”由爱心企业浙江蓝天电缆有限公司出资建设,占地35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余名学生,去年12月份投入使用,是供放学时段未能及时接走的孩子临时等候的场所。“我们学校施行错峰放学,低年级最早4点半就离校了,高年级最晚是5点。在驿站设立之前,家长没有及时来接的孩子,通常会站在传达室门口。一到下雨天,校门口就会很拥挤,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有的孩子看见家长没来,会返回教室。等家长来了又看不到孩子,要进学校找,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郑哲黉说,为进一步方便孩子和家长,学校设立了“蓝天驿站”。

据介绍,每天放学时段,该校4名家长志愿者中有一人专门负责管理驿站门口的秩序。孩子进入驿站,需要刷一下门禁系统,这样家长就会收到一条孩子进入“蓝天驿站”的信息,也就知道了孩子所处的具体位置。等到家长来接了,孩子要再刷一下门禁,这样老师就知道家长已经把孩子接走了。

记者看到,驿站内配备了书架、桌椅、公共电话、空调等设施,有的学生在和同学下棋,有的在读书角写作业、看书,秩序井然。王怡然告诉记者,她经常来驿站看书、写作业。“我哥哥也在这里上学,一般我都是等他放学了,才和家长一起回家的。”王怡然说。

驿站内,四(4)班学生陈思琪在一旁写作业。她告诉记者,有时候路上堵车,她父母就会晚一点来接,她就在驿站里把作业写完,安心地等父母过来接。“还有三四个同学,我们在这写完作业还会下一会儿棋。”陈思琪说。

一名家长告诉记者,自从学校建了“蓝天驿站”,他接孩子方便多了,下雨天也不用担心孩子会淋着雨。

记者了解到,驿站由学生自主管理,最晚离开驿站的3名同学,要负责打扫驿站的卫生,整理桌椅,同时撰写驿站日记。等到学期结束,老师会表彰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学生。

据悉,自去年以来,该校设置了“蓝天驿站”、防晒遮雨大篷,改建了另一处校门,实现人车分离,一系列措施让放学时段学生更安全、家长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