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 

第04版:融媒号·乡村

台上唱戏 台下消费

兰溪“戏场经济”唱响共富曲

记者 吴金泓

导报讯 锣鼓铿锵,烟火升腾。3月31日晚,兰溪市兰江街道厚仁村里,婺剧团的戏曲声刚扬起,戏场外蒸笼掀开的热气已氤氲半条街。这场应“三月三”民俗而来的6天连台大戏,以戏场为支点,掀起了消费的热潮,让千年戏场变身乡村振兴的“黄金舞台”。

晚上19时整,戏台前早已座无虚席,戏场外的村民纷纷伸着脖子往戏场里探。“今年是我们首次来兰溪演‘三月三’专场,每天至少千人看戏,挤得里三层外三层。”丽水锦绣婺剧团团长潘思梦表示,她亲历了“戏场经济”的升温:“近几年各地对婺剧表演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往看戏的受众主要是村里的老人,现在年轻群体也越来越多。我们几乎天天有戏,通常在龙游、景宁、兰溪多地连轴转。”

戏台搭起,人气聚拢,商机也随之而来。戏场外的临时集市里,馄饨摊主陆义贞的铁锅蒸腾着热气,“每天要包四五百个馄饨,60斤馄饨皮根本不够卖!”她边说边熟练地往桌台上放刚捏的馄饨。隔壁鸡子馃摊位的潘美宏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一天能消耗400多个鸡蛋,从清晨6点一直卖到深夜12点,每天忙得回家倒头就睡”。

戏场经济的活力,还溢出到了村民家中。私厨戴立明的小佬家宴团队从3月29日厚仁村婺剧开演以来,接了近100个订单,700至800元一桌的套餐包含蒸肉圆、炸小鱼、凉拌豆腐、咸肉焖笋等10多道兰溪特色菜。“一户人家请客,往往要摆三四桌。”他边炒菜边说,有些村民午餐就开始请客邀请亲友,作为“移动厨房”主力军,他们从8时开始,就要到村里准备食材。村民王先生包下两桌宴席,桌上摆满10多道硬菜:“请了亲戚朋友过来,吃完就去看戏,又好吃又实惠,比自己做划算多了!”

“说是来看戏,其实更多是来吃来玩!一定程度上,这种体验满足了我们儿时跟随家长一起去看戏的情怀。”厚仁村的黄女士和好友正在集市排队买美食。来自兰溪市区的张晓洪则坐在临时餐桌上,和好友享用多样的特色美食,“朋友特意邀请我来看戏,结果被这里的烟火气迷住了”。

这种“台上唱戏、台下消费”的模式,正在成为兰溪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据了解,除了兰江街道厚仁村外,接下去,兰江街道大阜张村、上华街道中吴村等地的戏场也将陆续开锣,在为当地及周边居民送上“文化盛宴”的同时,让“戏场经济”从单点开花走向全域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