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2日 

第01版:头版

生态“打底色” 文旅“绘新篇”

游埠古镇绿岸清波升腾千年烟火

记者 汪雪吟

导报讯 “每天需要来两次,一次在早上,一次在傍晚,要把水面的杂物清理干净。”近日,在游埠溪上,兰溪市游埠镇的河道保洁员詹兵兵驾着保洁船缓缓前行,手中的捞网不时探入水中,将几片落叶和零星杂物捞起。

这样的清洁场景,早已成为游埠溪日常管护的常态。近年来,随着保护措施不断强化、游客环保意识逐步提高,溪面变得更加洁净,水质也更为清澈。

生态改善带来的红利,直接惠及了游埠溪上的游船项目。如今,除了日常接待,节假日举办的“水上婚礼”等特色活动,已成为古镇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大批游客。“现在水变干净了,游客都乐意坐船欣赏两岸的风景。”游船码头管理人员周汝明说,去年,游船的年收入达100余万元,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

溪水愈发清澈,岸边的早茶街也日益兴旺。老街的烟火气中,藏着另一段“生态改造”的故事——商户们对油烟和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升级,使得美味与清新能够和谐共存。

游埠小馆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负责人姜林青向记者介绍店内的排污设施:“自2021年营业以来,我们在排污、排油方面进行了诸多改进。”排污隔油池采用三级处理工艺,污水经过两次净化后排放,每周还会定时清理。两年前,原本的砖砌水泥池也升级为不锈钢池。同时,店内还配备了大型油烟净化器,通过滤网拦截和静电层吸附的双重作用处理油烟,确保排放的空气没有明显异味。“店里的用餐环境越来越好,收入也稳步增长。特别是节假日,一天能有六七万元的收入。”姜林青笑着说。

像游埠小馆这样完成排污系统升级的早茶店,在早茶街并不少见。这些长年坚守在老街的商户,对环境改善的感受尤为深刻。“干净的环境就是最好的‘招牌’,客人愿意来,也留得住,生意自然会越来越好。”半壁江山游埠早茶店店主邵双娟对近年来环境的变化看在眼里,感悟也更深刻。

生态环境的改善,让游客的体验感持续提升,即便不是节假日,来喝早茶、吃小吃的游客也不少。古镇的干净整洁,给杭州游客沈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完整条街,干干净净,环境又好,这样的古镇,谁不爱来呢?”她说。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游埠镇上下联动形成的生态治理合力。“治水不是一两个人的事,岸上和水里要一起抓。”游埠镇平安法治办副主任张超表示,该镇围绕“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下了一番苦功夫——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推进“引衢入游”“两街一溪”雨污分流改造、“生态洗衣房”等项目,坚持水岸共治;除了专职保洁员,每逢节假日,管委会工作人员、镇机关干部都会主动参与护水行动,一起打捞漂浮物、劝阻不文明行为。

在“污水零直排”建设中,游埠镇更是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由镇党委、政府牵头,环保、治水、工业、农业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引入第三方运维单位,将农村、集镇、工业园区划分为大网格,每日排查雨污管道,规范各类排污行为;针对老街核心区,重点对餐饮、民宿等场所实施每周不少于两次的巡查与清理,推行“晨查夜整”机制,确保雨水全部流入河道、污水全部纳入管网;在早茶街主要路口张贴监督二维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形成全民护水的共识。

水清了,街净了,游埠古镇的文旅产业也迎来爆发式增长。如今,游埠镇获评省治水优秀乡镇,成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省5A级景区镇。2024年,古镇全年游客量达315万人次,全域民宿从36家增加到87家,带动集镇及周边35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商户收入显著提高。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为游埠溪镀上了层层金边。这座千年古埠,正以“绿水青山”为笔,奋力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