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8日 

第02版:要闻

“智”造桥梁 质效升级

“智慧梁场”提速建武高速兰溪段建设

记者 徐正达

导报讯 8月15日,记者在建武高速兰溪段沈家互通水阁里一号桥施工现场看到,桥梁立柱拔地而起,工人正在进行盖梁施工。沈家互通是建武高速兰溪段的一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与351国道新建段相连,而水阁里一号是沈家互通的主线桥,全长577米。

“目前,水阁里一号桥的桩基施工已经完成,立柱施工完成90%,盖梁施工还剩最后10个。”建武高速兰溪段TJ01标项目组组长楼啸告诉记者,针对持续高温天气,指挥部要求项目部合理调配上下班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做好降温防暑工作。同时,项目部给工人搭建纳凉棚,备足矿泉水、绿豆汤、藿香正气水、仁丹等防暑物品,保障建设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项目建设按期推进。“预计9月底能完成水阁里一号桥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并进入上部结构梁板架设和桥面附属的施工。计划今年底完工。”

那么,水阁里一号桥所需的梁板哪里来呢?楼啸说,他们会在“智慧梁场”里先将桥梁构件提前制作好,然后像“搭积木”一样在现场拼装。

记者来到建武高速兰溪段第TJ01标数智化预制构件场。高大的工棚里,机器运转的嗡鸣、电焊迸溅的嘶响、钢筋碰撞的脆响交织在一起,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梁场占地约194亩,采用纵列式布局,设置智能生产区、智能蒸养区、张拉压浆区和T梁存储区等功能区,并配置4条生产线,承担着建武高速兰溪段项目全线所有预制梁施工任务。

走进这个“智慧梁场”,只见移动台座的轨道线路清晰可见,部分轨道线路上的移动台座已经安装完成,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焊接工作。浙江交工宏途建设有限公司建武高速兰溪段TJ01标项目部副经理张小刚介绍,移动台座是预制梁板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可串联起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蒸汽养护、张拉压浆、提梁存放等流程,实现真正意义上流水线生产。

此外,“智慧梁场”还配备混凝土智慧拌合系统、智能蒸养系统、智能张拉系统和智能压浆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化生产体系。“依靠智能化生产体系,我们可以实现对预制梁从钢筋加工、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智能蒸养、张拉压浆到吊装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生产周期大幅缩短。”张小刚表示,以前生产一片T梁需要7天周期,现在2天就能完成了,4条产线达产后,每月可以达到240片的产能,护航建武高速兰溪段高品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