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2日 

第03版:民生

一则消息勾起一段回忆 一段历史引出动人往事

兰溪抗日英雄亲属来电“认亲”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在兰溪市永昌街道朱董村的一栋老屋里,一位耄耋老人用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颤巍巍地翻开一本泛黄的家谱,眼角不禁泛起泪光。这位老人名叫徐宝权,今年已90岁高龄。从稚嫩孩童到两鬓斑白的老者,时光在他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却始终未能抹去他对哥哥的深切牵挂。近日,一则来自网络的消息,点亮了他心中那片尘封已久的角落。

徐宝权的儿子徐秀忠,像往常一样在网上浏览信息时,偶然看到了《兰溪发布》公众号推送的一篇报道——《兰溪急寻11位抗日英雄后人》。当他的目光扫过文中一个个名字时,徐宝辉——这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瞬间让他眼前一亮。激动万分的徐秀忠顾不上其他,立即联系了在老家的父亲。

“爸,大伯在哪里牺牲的,牺牲的时候几岁……”经过一番仔细核实,每一个信息都吻合,这让徐秀忠激动不已,立即拨通了推文中的联系电话。经过多次沟通确认,昨天,记者驱车前往徐宝权家中,听他讲述那些深埋记忆中的动人往事。

徐宝辉生于1919年农历十月初一,于1942年农历四月十日参加作战时英勇牺牲。谈及大哥的遭遇,已90岁高龄的徐宝权仍记忆犹新。“他们人太少了,被敌人抓起来,手捆得紧紧的。11个人排着队,被砍头了……当时我才六岁,我二哥去看的。天气热,日头毒得很,遗体都放肿了。二哥说他看不清大哥的脸,是看到嘴里那两颗镶嵌的牙才认出来……”徐宝权老人的声音微微颤抖,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血与泪的重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目睹了11位英勇无畏的警员在敌人的屠刀下,宁死不屈、慷慨就义的壮烈场景。

据《兰溪市志》记载,1942年5月,日寇占领兰溪县城,兰溪县政府迁至西乡的双牌办公,县警察总队则驻守在诸葛和长乐担任县府前卫。5月27日中午11时,进犯的右路日寇武内116师团先头部队,经建德县马目乡到达兰溪长乐村口。县警察总队在此设伏,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寇武内116师团,以寡敌众,击毙日寇7人,激战半小时后,包括徐宝辉在内的11名警员壮烈殉国。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每次跟我讲起哥哥的事情,总是泣不成声,说他还这么年轻,还没来得及结婚生子,还没好好享受这美好的人生……”徐宝权老人回忆起母亲当年的模样,眼中闪烁着泪光。母亲的话语,如同针一般刺痛着他的心,也让他从小就明白了哥哥的牺牲是多么的伟大和悲壮。

如今,徐家已是四代同堂,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每当看到子孙绕膝、欢声笑语的场景,徐宝权老人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既为家庭的幸福感到欣慰,又为哥哥的过早离去而感到悲痛。“哥哥的故事,我还要讲述给小辈们听,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日寇杀害我们好多中国人,这个绝对不能忘!要牢牢记住!”老人的话语掷地有声。

为铭记历史,还原真相,今年,诸葛镇长乐村面向社会公开寻找这11位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后人,征集相关历史线索和物件。目前,除了徐宝辉的家人已经找到外,还有江澄清、麻樟根、周建春、唐阿鑫、赵能学、骆荣生、胡荣水、严增权、张洪松、包守廉,尚未找到家人。

“虽然,长乐村口的硝烟早已消散,战争的痕迹也逐渐被岁月抹去。然而,这些在战火中英勇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应该被记住。希望通过这次寻找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力量,在传承精神中勇毅前行,让抗战精神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诸葛镇人大主席徐旭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