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5日 

第04版:融媒号 乡村

上戴村:

古村里的独特布局与生活智慧

记者 陈志恒

在兰溪市兰江街道的青山绿水间,藏着一个形如葡萄串的古老村落——上戴村。这个由“九龙十三岗三畈”环抱的古村,不仅以其独特的布局令人称奇,更以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着中国传统村落的生命力。

上戴村位于兰溪中西部,距城区约15公里。宋淳熙年间,村祖戴姓自兰溪十一都戴家庄迁居莲湖(现称莲塘),后裔分居在莲湖之上,故称上戴,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上戴村于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上戴村的地形堪称自然奇观。东侧乌龙山、北侧万罗山与柱杆山、南侧外坞山、西侧莲塘与农田,共同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围合空间。村内建筑密集分布,形成多个盆地状小聚落,宛如一串饱满的葡萄悬挂在山林之间。这种“葡萄形”结构在传统建筑学上被称为“九龙抱珠”,是极为罕见的村落格局。

“九龙十三岗”的称谓更显其地形之妙:长坞、金针坞、担柱坞等九条山坞如游龙般环绕村庄,十三座山岗则如卫士般守护四方。三畈(上畈、西坞畈、莲塘畈)的平缓地带提供了耕作空间,形成“山—坞—畈”的立体生态格局。

村落民居围绕村中心门口塘而建,重要建筑也都在水塘四周,总体如一“井”字形,街巷为鹅卵石衬石板路面,古村街弄四通八达,围绕着周边古老的建筑,形成了独特的村落空间布局,体现了古人的规划智慧和审美观念。

村中建有上戴祠堂、花厅、店堂、塘沿厅、惇信堂等9个厅堂,这些厅堂建筑风格各异,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其中,上戴宗祠远近闻名,为兰溪市级文保单位,也是村里的“宝贝”。宗祠为七开间回字形四合院建筑,中厅三开间、歇山顶。其以青石柱构筑主体,牛腿等木构件上雕刻戏曲故事,古朴精美中尽显工艺之妙。大门三间,各有抱鼓,气势恢宏。除了厅堂建筑,还有大量的古民居、古井、古巷、古石阶等。现存建筑以清中叶建筑为多,这些古建筑的门窗、梁柱等部位都有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装饰,工艺精湛,图案精美,反映了当时的建筑工艺和审美风格。

古往今来,莲湖戴氏在此集聚,孕育出了众多杰出人才,如尚书左丞胄公、右仆射至德公等古代名人,以及戴维德、戴永喜等近现代人才,他们的成就与贡献,为村落增添了浓厚的人文底蕴。每年的重大节日或家族活动,戴氏族人都会聚集在宗祠内,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缅怀祖先,祈求祖先庇佑家族平安、兴旺。此外,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元宵节的花灯展等传统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成为上戴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上戴村像一串饱满的葡萄,依然蕴含着岁月的甘露,等待着人们去品味、去解读、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