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 

第02版:要闻

香溪镇党委书记朱刚露——

以农文旅深度融合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记者 成 超

近年来,兰溪市香溪镇通过绿色转化项目撬动社会资本,落地了一批重大项目,实现了产业升级、集体增收与村民致富的多重突破。近日,记者专访了香溪镇党委书记朱刚露,听她介绍该镇在全域共富方面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当天,记者跟随朱刚露走进香溪镇北山村。该村生态资源优渥,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这几年,我们充分利用北山村丰富的资源优势,重点做了两方面工作。”朱刚露说,一是修缮了8公里同胞坞天井岩环线,链接金兰古道与双龙洞景区,并在今年5月份举办毅行共富活动,为“北山毅行”品牌打基础;二是系统修缮了1.8公里水系,仅水系修复和沿溪游步道两个项目,就打造出包含投影互动空间、休憩长廊等六大功能区,让“山清水秀”的底色更亮。

基础设施升级后,该镇还成功推动了两大农文旅项目。其中,解塘生态园总投资预计1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已建成接待迎宾中心及配套功能用房主体部分;二期将打造核心景观、垂钓采摘等体验项目,以及17余栋独栋民宿,未来这里会成为集“住、玩、游、购”于一体的综合体。另一个矩源·云顶项目同样投资超亿元,与解塘形成互补,主要是以中草药种植和农文旅共富为主,共同丰富北山的康养休闲业态。

在这两个项目落地后,该镇也积极在产业融合、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上做好文章。据朱刚露介绍,在延链强链上,他们以高端民宿为核心,构建起“1+5+X”的党建模式,北山村与其余4个村共同链接跨村级的“文化+农业+旅游”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方面通过研学带动文旅销售,使香溪特色农产品进民宿、进展销区,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另一方面,周边村的采摘园、农耕体验项目又能为北山引流,形成“民宿+农产品+乡村游”的闭环,拉长消费链条。在集体增收上,他们实践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入股联营两大改革突破,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途径盘活了12.25亩存量建设用地,新增的14.5亩建设用地均以集体土地入股联营模式实现,预计可为北山、东仓村集体增收超100万元,每年还可同时为两个村每年增收10万元。在村民致富上,解塘生态园一期运营已提供20余个岗位,二期建成后预计再增50余个,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民宿和农家乐的发展带动蜂蜜、板栗等农产品销售,该镇还实地开展10余场直播培训,培育17名农创客,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目前,各个项目推进顺利,接下来,我们还准备推进总投资5.7亿元的‘生态果蔬’共富农文旅项目,该项目覆盖龙港、施下等村,规划建设800亩生态杨梅大棚、1000亩蔬菜基地、1万平方米农事服务中心,以及8000亩粮油种植区,分三期打造集现代化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区。此外,还有总投资5000万元的将军岩文旅产业项目同步推进,进一步扩大农文旅版图。”朱刚露说。

从北山村单点到香溪镇整体,香溪镇一直在全域共富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为工作指明方向,我们将以‘三产融合示范镇,枢纽经济后发地’为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落地。”朱刚露表示,在三产融合上,该镇深化“一区一轴”思路。“一区”即全力推动共富果蔬融资项目、稻渔共生专项债项目等项目实施,推动大规模土地流转及农业基础设施提升;“一轴”即围绕“两山一水一集镇”发展主轴分段发力、辐射带动,推动解塘生态园、将军岩文旅项目落地运营,完善各类文旅业态及产业配套,主动融入兰江水上游、大金华山、钱塘江诗路文化带等发展。在枢纽经济上,该镇将紧抓洲上临港产业园机遇。聚焦项目前期,依靠中欧班列专项债进度优化规划、落实政策,加快基建;对标全市产业体系,围绕绿色船舶等方向,联合招商中心驻点招商,打造钱塘江上游临港产业高地,为兰溪高质量发展贡献香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