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 

第04版:融媒号·乡村

从机械“抢种”,到技术“护航”

兰溪10万亩农田油菜播种忙

记者 王 佳/文 仇 昊/摄

导报讯 金秋十月,兰溪单季稻进入收割尾声,冬油菜播种同步拉开序幕。近日,在浙农耘科(兰溪)农业有限公司的7600亩高标准农田里,现代农业机械正改写传统耕作模式:大型拖拉机、无人机、开沟机协同作业,旋耕、播种、开沟一气呵成,原本需要农户数日完成的农活,半天即可收尾。

“现在是‘双抢’关键期,一边抢收2000亩单季稻,一边要赶在10天最佳播种期内完成4000亩油菜播种。”该公司总经理盛宏介绍,油菜播种“窗口期”极短,一旦错过,将影响幼苗长势与冬季抗寒能力。依托200匹马力以上拖拉机与无人机,基地单台设备日播种量达100亩,三台设备同步作业日播面积可达300亩,效率较传统农户种植提升10倍以上。

除了机械化提速,良种选择同样关键。今年基地选用金华市农科院培育的“越优1510”杂交油菜品种,既适应兰溪土壤气候,又能完美衔接全程机械化流程,解决了大面积种植中的机播、机收适配难题。

据了解,作为连续13年获“产油大县”称号的地区,兰溪每年的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为保障秋播质量,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人员深入田间,送上“技术指南”:单季稻收割时,稻茬需保留在5公分以内,便于后续旋耕;每亩施1公斤硼肥,与粉碎秸秆混合入土;采用飞播或人工直播,每亩用种30至35克;播后开沟覆土,墒宽控制在2至3米;最后选用金精异丙甲草胺(商品名金都尔),或复配异恶草松进行封闭除草,每个环节都为油菜高产稳产筑牢基础。

从千亩基地的机械化“抢种”,到万亩农田的技术“护航”,眼下的兰溪田野,既有稻谷归仓的丰收喜悦,也有油菜播种的希望图景。随着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来年春天,兰溪10万亩油菜田有望再现“金色花海”的生态与丰收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