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最近去过哪些地方,接触了哪些人?”“请问您从事什么职业?”“最近身体有没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不适”……诸如此类的问题,董选军在近几个月里对无数人问了无数遍。
作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疫情防控期间,董选军毅然冲到一线,负责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消杀工作。“流调是传染病防控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就好比是这场战斗中的‘侦察兵’。”董选军介绍,“及时、科学、高效的流调,能迅速锁定传染源及密切接触者,是管理传染源、防止更多人被传染的关键措施。”
1月26日晚上9点左右,董选军接到市中心医院报告,称发现一例疑似病例,他马上与同事一起,穿好防护服、带上相关设备赶往医院。在对患者做完流调后,时间已是次日凌晨。记者了解到,要摸清一名疑似病例过去一段时间去过哪、跟谁接触过等信息并不容易,董选军需要和同事一起,顺着蛛丝马迹发现问题。由于一些原因,许多调查对象还会出现想不起来、记不清楚、不愿意配合等情况,这时,流调队员就需要做好心理疏导,通过各种线索帮助他们回忆,或是想方设法多渠道去证实真伪。一场调查下来,往往需要两三个小时,而这样深夜外出加班的场景,对董选军和他的同事来说已是常态。董选军表示,疫情传播是没有下班时间的,每一名感染者背后都潜藏着十几甚至上百个有感染风险的密切接触者,流调工作容不得半点耽搁。
今年1-3月,董选军带领的流调团队通过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顺藤摸瓜,理清传播链条,早期发现并隔离了一些传染源,有效地切断了他们与其他人员的接触。作为传染病流行病学专家,董选军还多次到医院、机场、火车站、隔离点等场所进行指导和宣教,切实解决专业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