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余依萍
“孩子的事就是大事”,这句话相信做家长的都深有体会。当下,很多幼儿园开设了托班,“从小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也让很多宝宝早早上起了托班。
托班也叫小小班,招生对象为未满3周岁的幼儿。生活中,幼儿上托班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宝爸宝妈担心孩子的安全感;担心自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娃会不会很狼狈;甚至是在小朋友多的环境中,孩子生病的概率是不是会变高,会不会受小伙伴欺负……太多的疑惑和不安,让宝爸宝妈们充满焦虑和迟疑。
记者走访我市几家幼儿园的过程中,不少托班教师表示:孩子要不要去托班,最终还是得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孩子的性格和身体情况、托班的条件、自己和老人给予陪伴的质量综合决定的。那么,到底让不让孩子上托班?来听听几位宝妈的小议吧。
不去的理由:孩子和我都还没准备好
宝妈:陈女士(宝宝30个月)
到今年11月,陈女士的儿子就满三周岁了,但因为是9月之后出生,所以还不能上幼儿园。小区里的宝妈们闲谈时,经常会调侃她,“看来你还得苦一年,给他报托班了吗?”
陈女士坦言,自己之所以没有把孩子送去托班,倒不是说自己有充足的时间陪伴。“我儿子现在上厕所还没有达到完全能够自理的程度,这恐怕是我不想让他去上托班的最大顾虑。”而顾虑的背后,是她曾经听一位妈妈分享自己女儿上托班的经历,着实让人咋舌。
“那是大冬天的时候,她给女儿穿着连衣裙和厚厚的打底裤去上托班,孩子刚好也是出于对大小便自理懂与不懂的朦胧状态,那天一不小心就尿湿了裤子。老师帮她把打底裤脱下后,就这样让孩子一直光着双腿走动甚至坐在冰凉的凳子上,一直到家长来接孩子时才发现,后来孩子回家后就着凉生病了。”说到这里,陈女士有些气愤,“如果我的宝宝也遭遇了这样的事情,我肯定会心疼死的。”
一般的托班,都是由两位老师配一位阿姨管理一个班级,如果班级孩子较多,的确会顾此失彼。对此,陈女士也表示理解。“其实,是我自己也还没有准备好。”陈女士说,在宝宝紧紧拽着她的那刻起,自己的分离焦虑也极速涌来,她开始担心内向的他会不会受欺负、会不会觉得害怕。
“既然我们都还没准备好,那么就别轻易去分离,健康的依恋才会带来积极的分离,到了那时候,再上也不迟啊。”在陈女士看来,要不要上托班以及什么时候上托班应该是基于每个孩子成长的程度,最佳状态就是孩子和家长的身心都准备好了。
坚持去的理由:为了托幼良性衔接
宝妈:叶女士(宝宝3周岁)
有人说,“若非实在无奈,谁会把孩子‘托’进去?”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家庭把2至3岁的宝宝提前送进幼托班都是另有考虑,尽管大多数孩子都会在刚被“托”进去的那段时间里,哭得家长肝肠寸断……
“周围的孩子都报了好多班,自己宝宝要是不报肯定就要落后了。”采访中,不少宝妈向记者透露了自己送孩子上托班的初衷。宝妈叶女士认为,孩子到了该上托班的时候,是应该走向外界去接受群体教育的。
在叶女士看来,假如孩子到了年龄却没去上托班,造成托幼衔接不当,继而会对其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以此从小班、中班、大班一路类推到上小学,若再造成幼小衔接不当,那就是做家长的耽误了孩子的发展。父母常常都担心小孩年龄太小,无法适应托班,但要是总那么溺爱,孩子哪一天才能走出去?“在孩子两个月大的时候,我就开始送孩子上早教课。”叶女士说,在同龄人里,自家的孩子明显“老气”许多。
另一方面,叶女士的孩子现在所在的机构属于公立幼儿园,学费大概4000多一个学期,比起找月嫂开支可以省下不少。尽管一开始的确每天哭着闹着回来,甚至早上起来说“我不喜欢爸爸妈妈了”,但适应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也就习惯了。叶女士心想,这对她今后进入幼儿园教育一定是有裨益的。
“还真别说,宝宝刚去托班上了三天课,大人讲话的词汇量明显感觉‘斗’不过她!宝宝现在竟然开始要求爸爸送她去上学,妈妈接她放学回家,你猜猜是为什么?”看着一脸疑惑的记者,叶女士解释,因为爸爸总是出门晚,而妈妈比较守时,孩子才上了一周的托班,就有了这样的逻辑思维,这让她感到十分欣慰。采访中,叶女士也道出了自己的担忧,“虽然幼儿园公众号每天会推送孩子当天的饮食,但教室内没有安装监控,家长只能从老师发来的短视频看到孩子的动态,有时候还是蛮担心孩子的。”
未托班的理由:孩子入园难
宝妈:江女士(宝宝20个月)
“我们学区公立幼儿园托班到底招不招生啊,现在还没有消息,我是饭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江女士夫妻俩都是上班族,20个月大的女儿基本是跟着外公外婆在“散养”,眼看着祖辈越来越溺爱,江女士今年铁了心要把女儿送进她看中的一家公立幼儿园,可就快把招生海报看穿了,愣是不知道自己孩子能不能托班。
还是入园难!江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不考虑私立幼儿园托班,除了经济方面的问题,还有课程安排方面的考虑。“孩子还这么小,我们并不要求宝宝上托班必须学到多少知识,只要她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就好了。”
孩子上托班 “分离焦虑”情绪如何安抚?
事实上,对于两三岁的幼儿而言,第一次要离开父母,独自在幼儿园上课、学习、生活、玩耍等等,都是他面临的一次“人生新挑战”,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在所难免,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好心理准备去应对。
义乌市城市有爱公益慈善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贾春梅表示,孩子上幼儿园,一般会有哭闹和不情愿的情况发生。这是因为孩子从小在家长身边长大,父母是他安全感的重要来源。突然间,要他离开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生活环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产生“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是必然的反应。因此,我们在送孩子入园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开学前三五个月,我们可以和孩子试着练习“短时分离”游戏。分离的时间可以从刚开始的一小时,慢慢增加到半天,甚至一天。需要注意的是:离开前,一定要提前告诉宝宝自己去做什么,多长时间回来。这样,让孩子对离开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游戏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做到守时,不能说出去一小时,结果你半天才回来,那样,会让孩子对家长失去信任感,或者认为“爸爸(妈妈)不要我了!”当你回来以后,看到孩子不哭不闹,表现好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表扬,从而肯定他的行为。
与此同时,平时,我们需要多带孩子去各类公共场所,如社区广场、儿童游乐场等。相比家里,这些地方人多,小伙伴也多,让孩子有机会去学习和适应复杂且全新的环境。当然,也可以带孩子提前认识一下老师,让孩子的内心对幼儿园建立起一种安全感,以及对老师的信任感。
请记住,既然选择了送孩子去托班学习,家长就不要忧心忡忡。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你的所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感觉。所以,爸爸妈妈们,送孩子上幼儿园时,要学会开心地送去,要知道快乐的情绪也是会互相传染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家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