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义乌自贸区建设,三个日子值得义乌人铭记。2020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义乌纳入浙江自贸区;2020年9月24日,省委省政府举行浙江自贸区扩区挂牌仪式;2020年10月18日,义乌召开自贸区建设工作会议,全面启动“百日攻坚”行动。三个时间节点过去,意味着义乌正式进入了自贸区时代。
分四个维度作简要的汇报:一个是为什么?第二个义乌的自贸区是什么?第三怎么干自贸区?第四想干成什么样的自贸区。改革开放40年,义乌创造了无数奇迹,具有极强的改革创新活力。新的贸易背景下,国家需要在监管制度、贸易规则等顶层设计上进行探索试验、改革创新。综合以上两方面因素,义乌推进自贸区建设有两条主线,一是为义乌市场持续繁荣打基础,二是为国家贸易制度创新探新路。
自贸区定位是什么?围绕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目标,加快打造国际小商品制造创新策源地、标准输出示范基地,加快打造“一都、一港、一班列、一通道、一示范区”,重点突出“五大功能”,即建设国际小商品自由贸易中心、数字贸易创新中心、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港、制造创新示范地和“一带一路”开放合作重要平台。义乌建设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26.2平方公里,是核心功能区,近似境内关外的概念。联动发展区为中心城区120平方公里,是核心功能的外延区,主要布局部分次核心产业及办公、生活等配套。辐射带动区为义乌全域1105平方公里及周边同城化区域,为核心区做全面的配套支持。
义乌该怎么干?市级层面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自贸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贸易、投资、资金、运输、人员和数字政府、营商环境“5+2”为主的改革专班。推进过程中,要重点处理好五对关系:系统谋划与重点突破,加强顶层设计,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政府与市场,更好发挥“两只手”的叠加作用,党委政府要发挥牵头作用,更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为义乌强动力与为国家试制度,更好发挥义乌改革引领作用,让市场主体更有获得感。区内与区外,通过做强区内源动力,带动区外整体发展。自主改革与向上争取的关系,发挥义乌自身动力,上下联动,全面破解“小马拉大车”局面。
建成什么样的自贸区?下一步,将以第二个“百日攻坚”为起点,以数字变革和数字赋能为抓手,以更大力度的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各领域改革。2021年目标:在制度创新方面,加快建成自由化便利化的贸易监管体系、数字化制度化的贸易促进体系、现代化系统化的贸易动力体系、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迭代体系,形成10个以上可复制推广的改革项目,努力走在全省自贸区前列。“十四五”中期目标:在制度创新方面,创新贸易规则和制度安排,打造以小商品自由贸易为主题的改革示范区,基本建成新型国际贸易中心、“一带一路”枢纽港、双循环战略节点城市。2035年远景目标:全面确立全球小商品自由贸易中心地位,基本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成为“重要窗口”模范生。在自贸区建设当中,要甘当孺子牛、勇当拓荒牛、愿当老黄牛,群策群力推进自贸区建设,让市场主体拥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