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获批以来,贸易自由专班围绕建设新型国际贸易中心的目标,全力推进第一个“百日攻坚”,谋划落实贸易自由顶层设计。主要取得五项突破:一是数字综保区建设有效推进,“保税+新零售”数字监管方案获杭州海关的支持,累计测试1.2万单。二是数字贸易取得新进展。eWTP公共服务平台完成9610、9710、9810出口功能上线并完成试单。新增3个eWTP海外数字枢纽。Chinagoods平台GMV突破160亿元。中交易货贸易平台完成首单对俄出口试单。三是获批全省唯一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积极推动出台省级层面支持方案。四是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取得新突破。获批商务部二手车出口试点地区并走通首单。海关总署原则同意我市率先试行市场采购与一般贸易拼箱转关业务。“数字清关”正式运行。全国首创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数字化管理。五是成立账户冻结援助中心,累计帮助解冻资金超过2.2亿元。
贸易领域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一些制约贸易发展的突出问题,比如近期看,存在订单减少、库存积压、物流不畅、账户查封等问题。中长期看,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平衡、贸易生态链条碎片化、贸易风险防控机制不够健全等,制约自贸区建设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从两个方面开展对标深化改革:一是对标迪拜、新加坡等贸易枢纽城市,学习借鉴其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监管创新做法。二是对标亚马逊、阿里巴巴等超级跨境贸易平台,学习其全球化布局、全链条延伸、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的内在逻辑,做强义乌的贸易平台属性。从监管和服务两个维度,推动贸易自由化改革。
在此基础上,谋划了贸易自由领域“1+5+16+X”顶层设计:
“1”是一个目标,即打造义乌自由贸易港。2021年拉开大进口体系,走通数字监管、新型易货贸易、两国双园等创新载体,进出口额超3500亿元。到2025年,基本建成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实现进出口额超5000亿元,进口额超1000亿元,跨境电商贸易额超2000亿元。到2035年,基本建成义乌自由贸易港,进出口额突破1万亿元。
“5”是集成推动五个方面升级:一是数字化升级,从传统贸易到数字贸易,以数字化改革推动自由化便利化。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袁家军书记在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推动贸易领域数字化改革,特别是在创新数字监管方面为国家试制度。二是全业态升级,从出口为主到进口、出口、转口全业态协调联动发展。三是走出去升级,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率先打造遍及全球的开放网络和服务体系。四是价值链升级,从小商品贸易到全品类贸易,推动新品牌新产品在义乌集聚。五是控风险升级,从贸易风险多发到形成体系化的贸易救济保障。
“16”是16项具体工作举措;“X”是推进X个具体落实项目。
围绕顶层设计,我们具体梳理了2021年三张作战图。第一张图是境外贸易地图。我们将加快海外贸易“新基建”,在全国率先打造比较完善的海外贸易网络体系。2021年“义乌系”海外仓达到120个,建设5组“两国双园”,迪拜商贸城争取年底建成开业。
第二张图是境内贸易地图。我们将主动融入与全国其他自贸区、综保区、边境口岸、机场口岸的联动发展。2021年布局100个云仓、新增25个“爱喜猫”“义乌好货”布局点。打通“市场采购+卡航”通道。
第三张图是市内贸易地图。我们将加快推动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贸,今年实现综保区一期封关运行,启用陆港电商小镇二期项目、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实体中心,启动全球数字自贸中心、数字贸易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新CBD项目等。
第二个百日攻坚期间,将重点推动8件事落地。一是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二是实现数字综保区一级封关运营,三是落地特殊功能的进口贸易平台,四是落地“市场采购2.0”版本,五是稳步推进海外贸易网络建设,六是精准推动招商引资,七是全力争取解冻经营户账户,八是落地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实体中心。
贸易是义乌发展最大的基本盘。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大会精神,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生根,努力为国家高水平开放试制度,为打造义乌自由贸易港奠定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