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人员进出自由顶层设计

副市长、公安局长 江栋

第一个“百日攻坚”中,人员专班联合相关部门,创下了六个“新”:

一是畅通了来义“新渠道”。推动政策宣传、邀请单位管理、邀请函核发、入境政务审批各环节无缝衔接,为2039名外商提供入境便利服务、为1215名外商核发邀请函、共签发签证11264件。

二是出台了人才“新政策”。落地人才聚集十项措施,建立以纳税额为主要指标的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制定国际贸易、工业设计等重点领域专才特才的评价标准,配套人才出入境、创业就业等方面的便利措施,加强人才政策吸引力。

三是争取了居留“新权限”。工作许可从两年突破至五年,为2800余名外商提供便利,102人取得5年期居留许可。工作居留免出境换发,并在推荐外国人申请永久居留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四是创推了管服“新模式”。在江东、后宅设立两个移民事务服务站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稠城宾王、福田楼西塘、稠江高庚、北苑春晗等4个新站建设,促进外商融入社区。

五是搭建了线上“新平台”。完成外国人综合服务平台一期建设并在Chinagoods平台上线,提供政策咨询、办事指南、业务代办等80余项服务便利。

六是拓展了商友卡“新功能”。实现在12个部门领域15个场景应用。年前完成了银行卡和商友卡“二卡合一”,赋予商友卡金融支付功能。

第二个“百日攻坚”,我们将进一步抢先机、争主动。聚焦化“发展堵点”为“改革亮点”,继续围绕人员“进得来”“留着住”“融得进”“营得顺”“管得牢”五个方面,强化信息支撑、数字赋能,着力打造与世界小商品之都相匹配的人员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人才资源中心,2025年底争取实现常住外国人5万人以上、年入境外国人80万人次以上,使义乌成为外商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商贸之都。

工作路径是“3+5+25”,即完成3大核心改革任务、突破5个重要改革项目,落实25项具体举措。

(一)3大核心改革任务

一是高标准建成“涉外信息中心”。积极融入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搭建自贸试验区涉外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实现涉外数据共建共享共用。年底前将完成全市外国人综合服务平台二期建设,推动外国人线上办事,同步丰富数据归集;建成商友卡应用系统,完善商友卡“唯一码”应用。

二是高标准建成“人才资源中心”。创新建立义乌特色人才评价机制,分级分类提供针对性服务,持续加大引才引智力度,重点吸引外商、留学生、外籍专才,有力服务国际贸易。着力打造自贸区国际人才市场,推动建立国内国际人才流通双循环体系,将义乌打造成为国际人才来华第一站。

三是高标准建成“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打造线上涉外服务“单一窗口”,提供政务、商务、生活等领域便利,线下配套全流程服务产品,将服务管理深入到社区村居,让外商享受高质量移民融入服务,打造一流的涉外服务管理金字招牌。

(二)5个重要改革项目

项目一:精准邀请外商来义。畅通外商来义通道,实行全流程全闭环邀请服务机制,确保外商顺利完成采购贸易活动。

项目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放宽人才准入门槛,完善全领域人才评价标准,营造优质人才发展环境。

项目三:提供停居留便利。延长停居留期限,优化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工作居留办理流程,为外商提供良好的停居留环境。

项目四:持续推动移民融入。完善“1+N”移民服务管理模式,不断促进外国人社会融入。

项目五:提升涉外管理能力。加强部门联动,形成管理合力。

25项举措分别融入“3+5”当中有序推进。

近期将着重开展三项工作:一是跑部进厅“争”权限,争取我市外籍人才认定权,打造国际人才市场、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工作居留线上、线下“一站式”改革等工作获得省级和国家层面的支持。二是全力以赴“抢”人才,踩准新春开学季,牵头筹备500人规模的春季留学生国际交流大会,吸引人才留义创业,争取全年招引2000名高校留学生。三是优化资源“融”平台,积极融入数字化改革,三月底前完成外国人综合服务平台事项优化方案,并着手二期系统开发,努力实现所有涉外事项“线上办”“线上转”。

2021-02-27 副市长、公安局长 江栋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95813.html 1 3 人员进出自由顶层设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