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专班成立以来,会同相关部门聚焦五个强化,取得初步成效。
一、主要成效
(一)数字便民,致力于高效服务。构建统分结合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已实现“秒办”事项54个,零填报事项179个,零材料申报事项271个,免填字段、免交材料“双免”事项101个,172个公共服务网办事项全部网办,网上政务服务办结率为91.3%,入选省观星优秀应用案例3项,政务服务领域数字化转型工作处于全省前列,行政服务中心等群众体验感、获得感较强。
(二)数字赋能,致力于共享开放。新增归集政务数据约20亿条,总数据量已有43.94亿条。已开放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领域数据142项。已梳理电子证照目录623项,制作本地电子章证照137项,推进人才子女入学、高层次人才政府津贴等32个重点应用场景,其中跨省应用10个。支撑高效疫情防控、春节商旅指引以及人才补助、就业补助、抢人补助、职业技能培训补助、春节留人补助等政策直补到人到企业等应用。
(三)数字治理,致力于城市治理。先后谋划了19个自主改革议题,积极推进“自贸区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等12个改革议题,梳理了商事主体税收风险管理、智慧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等50个数字化转型项目。新建了自贸区数字化地图,构建自贸区30余万条地址库,通过信息共建共享,大幅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已建成自贸区数字驾驶舱,完成26.2平方公里三维建模,梳理38个上舱核心数据指标,初步实现自贸区三维可视化展示和一舱掌控全域。
二、目标路径
以“强基、便民、善治、优政、兴业”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建设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构建市级城市大脑、深化数据多业务协同场景应用、构建标准规范体系。以“5+4+9”为工作路径,制定了作战图,推进政务民生、城市治理、国际商贸、产业发展等领域数字化转型。
三、具体工作
为进一步巩固成效、做出特色,专班将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奋力推进第二个“百日攻坚”。
(一)强化基础支撑,打造一体化数字底座。一是建设义乌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构建本地数据仓,全年新增归集数据20亿条以上;二是推进电子证照“聚、通、用”,支撑跨部门共享应用场景5个以上;三是建设城市云企业专区,加快物联感知、卫星遥感、卫星集卡监管、区块链、AI等一批数字能力建设。
(二)强化迭代创新,提升整体智治水平。一是深化自贸区数字地图建设,丰富市场主体数据库,精准描绘企业画像、企业诚信、优质产品和行业分类地图;二是推进城市大脑建设,迭代升级自贸区数字驾驶舱;三是创新智慧应用,打造智慧城管、智慧停车、智慧红绿灯等多业务协同应用场景10项以上;四是配合其他专班谋划推进线上自贸区、邮政快递行业数字化等一批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
(三)强化综合集成,增强便利化服务能力。一是深度推进政务服务2.0、一网通管、一网通享等“六个一”平台与业务融合应用;二是迭代升级“浙里办”义乌专区,深化掌办服务向城市生活、未来社区、数字乡村等领域延伸;三是推进“浙政钉”与办公平台深度融合和移动端应用集成,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四)强化规范引领,持续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一是完善本地数据资源目录,深化数据归集、共享、交换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跨县市、跨省、跨国及一带一路、RCEP自贸区等更多的数字集成与数字共享;三是精心推进全市一体化政务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大数据安全系统;四是强化全市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机制,突出共建共享共用属性,避免重复建设。
下一步,数字政府专班将时刻以“答卷人”的姿态来审视,以“领跑者”的要求来对标,以“第一号”工程的标准来落实,为高质量建设自贸区和世界小商品之都提供强劲数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