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义乌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建设步伐,喜迎党的百年诞辰,市交旅集团的党员干部们积极发挥“五(吾)带头”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三服务”进项目进工地、系列党员义务日活动。
6月4日、5日,市交旅集团党委组织分公司党支部以“一抹红、一小时、一杯水、一对一、一颗心”五个一党建新模式,走进省重点工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现场等地。
党史微课进工地
专题学习方式多
6月5日,义乌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现场指挥部,市交旅集团宣讲员朱秋婷正借助“工地讲堂”,为施工方、室内装饰方代表,开展主题为《共产党员的肖像》的党史宣讲。
这是市交旅集团“8090宣讲团”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充分利用身边红色力量,与大家形成了精神共鸣,让红色故事入眼、入耳、更入心。中建集团八局的管理人员徐峰峰听了后深有感触,表示将以先进人物为榜样,结合本职工作,积极争先创优。
在党课学习后,为更有效巩固党史知识,集团总部支部、工业化公司党支部用精心制作的党史学习教育小卡片,深入工地一线,进行党史知识问答。通过现场提问的方式向工人普及党史知识,强化党史学习效果,引导员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工地落地生根。
市交旅集团开展的三服务进项目进工地讲究形式的多样性。利用广大工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电影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6月4日晚,精选《红海行动》红色经典影片在枢纽大楼进行展映,回望百年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员工的爱国主义情怀。
我在工地“一小时”
送上爱心“一杯水”
每天的铁路枢纽项目工地上,踩着钢筋、翻过木模板,上百名工人手持工具正在忙碌着,检查钢筋加工、焊接、绑扎质量……偌大的枢纽项目大楼里,工人们有的负责室内喷涂,有的负责清洁楼层,还有的在负重搬运、安装室内墙板。为了赶进度,他们推迟吃饭的时间,占用休息的时间,负责夜班的工人更是星夜兼程持续作业。
交旅集团交通工程公司党支部、旅游开发公司党支部党员来到项目现场,与一线工人共同劳作。清扫地下室,擦拭玻璃,搬运货物......帮助改善工地上的生产生活设施,打扫施工场地,清理垃圾卫生,党员用实际行动感同身受基层劳动者汗流浃背的无私奉献。
六月的晴天,热浪袭人,而枢纽项目的工地依旧在加紧施工中。公路开发公司党支部、能源公司党支部以“定点+流动”的方式及时为一线员工送上“清凉”。“定点式”为一线工人午膳增加冰镇绿豆汤,“流动式”将特制“六月雪茶”送至烈日下仍在不停忙碌的工人手中。在为他们提供降温饮品之外,党员在各作业点位还增添了必要的夏日药品,巡视、检查了高温场所必要的通风和降温工作,持续跟进后期连续高温下工作情况。
现场服务“一对一”
点亮红色“一颗心”
6月5日,交旅集团交通置业党支部随即发起“微心愿”征集活动,由党员在枢纽工程项目走访、慰问,发放“微心愿”征集卡,以不同的方式倾听基层员工的心声。工人的心愿微小而质朴,一个个都充满了期待。为尽快达成工人们的心愿,交通置业党支部号召每位党员以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方式认领和参与实现基层员工反映的“微心愿”,真心实意为一线员工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现场装修的深圳市坐标建筑装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石材干挂的赵振荣和油漆工班组的毕兵辉,在“微心愿”卡片上分别写上了“避暑物品三件套”和“牛奶、饮料一箱”,交通置业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现场写上了具体认领者,一线建设者们会在近期收到党员志愿者送上的这份爱心礼物。
集团各支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形式逐步开展各项党员实践活动,凝聚党员微力量,帮助工人圆梦,用心点亮一个个“微心愿”,让党和集团的温暖关爱在一线之间传递。
6月,交旅集团“学党史进工地”活动启动以来,集团党委整合阵地资源,调动各党支部,创新方式方法,定期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工人喜闻乐见的党员服务基层活动,在省重点工程、市重点工程建设现场,动员和激励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真正实现工人需求在哪里,党史学习教育就延伸到哪里,进一步做细做实党员“三服务”。
全媒体记者 吕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