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李爽爽 文/摄
8月22日上午,烈日当空,在上溪镇双溪岩村附近的一块姜地里,张兴香和姐妹们一起忙着帮结对儿童小李家挖姜、洗姜,并打包装袋。
小李今年6岁,有一个3岁的妹妹。爸爸和爷爷都身患重病,常年吃药,妈妈也身体欠佳,干不了重活,目前全家就靠71岁的奶奶种田养家。55岁的张兴香是国际商贸城经营户,也是“商城妈妈团”的一员,在上门了解到小李家的情况后,她心酸不已,立马发动“商城妈妈团”成员在各自的微信群转发,想方设法帮小李家卖生姜。不仅帮忙寻找买家,她们还多次驱车前往双溪岩村帮忙挖姜,减轻小李奶奶的负担。
“我们前期已经帮忙卖了1400斤了,今天又可以卖200斤,基本上就解决了她家的生姜销售难题了。”张兴香说,“我们只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小李一家,今后我也会像亲人般一直关心她。”
我市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但仍有少部分劳动能力缺失、经济收入低下的家庭,生活在低保、低边线的边缘。为了帮助这些困境家庭发展,市妇联充分发挥群团部门优势,组建“商城妈妈团”,发动“最美家庭”、女企业家、中国小商品城妇联等成员加入,和困境家庭儿童结对,关注困境儿童成长,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今年以来,“商城妈妈团”成员已先后结对帮扶困境儿童86名,资助资金6万余元。
“目前,我市除了有900多名低保、低边儿童外,还有部分是有实际困难但达不到低保、低边补助的儿童,其中一部分为单亲家庭儿童。从前期走访情况来看,部分家庭的家庭教育正处于缺失状态。”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妇联将开展“向阳花—彩虹桥行动”项目,以事实无人抚养、单亲及隔代抚养的困境儿童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组织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商城妈妈团”,通过“向阳花—彩虹桥行动”项目对困境儿童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从而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据悉,“向阳花彩虹桥行动”以书信沟通为切入点,目的在于打破志愿者服务时间、空间上的限制,通过书信的方式关心关爱在义的困境儿童,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弥补缺失的家庭教育引导,用书信架接起沟通的桥梁。前期,已面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并由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对志愿者开展书信写作指导。后期将通过“1+1”模式(即1位志愿者对接1名困境儿童)开展书信交流,了解困境儿童需求,并通过项目化方式,对困境儿童开展精准帮扶,对困境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