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驿站

父母晚年要离婚儿女进退两难

▢ 全媒体记者 余依萍

吵了一辈子,年近耄耋的母亲还要闹离婚。最近,媛媛(化名)为父母的婚姻头疼不已。

从去年开始,父亲每天出门,向邻居或小区保安讲母亲的坏话,甚至编造出“虐待”“迫害”“挑拨子女关系”等故事,说的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不知情的人信以为真。

老两口就像是一辈子的冤家,隔三岔五,媛媛就会接到他们的电话,都是来吐槽和抱怨对方的,然后赶回娘家,帮他们烧菜做家务,还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可常常是,做完工作还没回到自己家,电话又打来了,弄得媛媛疲惫不堪。前两天,社区工作人员又打电话给媛媛,让她作为长姐出面调解好家庭矛盾,多关心关心老人。

媛媛的父母是经人介绍相亲认识的。当时,母亲看上了父亲的帅气,父亲则是看上了母亲的能干和漂亮。两人相处没多久就结婚了,从此开始了一辈子的争争吵吵。

“他们吵架的时候,我常常想,为什么要把我们生出来?人家的父母都很恩爱,家庭关系和谐,为啥我的父母是这个样子的?”媛媛说,自己的父亲除了长相身高不错,真的找不出其他优点了。他工作能力一般,也没什么朋友。甚至有些心胸狭窄,凡事斤斤计较,经常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母亲吵架,有时两个人还会打起来,父亲还会摔东西。

“小时候,我也试图劝过他们不要吵了,可他们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就听不进去。”媛媛回忆,自己上初中后,对父母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的相处模式已经麻木了。媛媛记不得有多少次,父母吵架的时候,她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捂着耳朵不想听。后来,她还要安抚吓哭的弟弟妹妹。上了高中,父母再吵架的时候,媛媛就冷静地告诉他们,赶紧去离婚吧。既然都过不下去了,何必呢?结果,他们都停下来不说话。

高中时期,媛媛无数次劝母亲离婚,一方面他们姐弟三个都可以照顾好自己了,另一方面,她也希望母亲能过得轻松一点。可母亲吵归吵,就是不离婚,也许她已经习惯了这种婚姻模式。在媛媛看来,母亲一次一次的隐忍就像是在助纣为虐,挺可悲的。“印象中,他们每大吵一次,我爸就会离家出走好几天,我妈就在家嚎啕大哭,说她是为了我,为了我才忍着我爸。”媛媛说,每次母亲这样说,她都很内疚,很罪过。

媛媛的母亲年轻时曾动过离婚的念头,可最终考虑到孩子的感受,没有走到最后一步,为此,她一直很懊恼,经常对媛媛姐弟仨说,她是为他们牺牲了自己,还经常怪媒人,介绍了这么一个男人给她,害了她一辈子。其实,是她自己下不了决心,因为在那个相对保守的年代,离婚不算多见,况且在那时世人的眼里,离婚就是一种失败,很不光彩。

媛媛接着说起了自己的父亲。“我爸的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对我和妹妹都极不待见,自从我弟弟出生,我们两个女儿就成了多余的人。家里有啥好吃的,我爸都会藏起来,留着给儿子吃。”媛媛说,弟弟每年都能过生日吃蛋糕,还有玩具等礼物,自己和妹妹出嫁前从没过过生日。最让她失望的是,自己初中时成绩很好,明明可以考上重点高中,将来考个大学。父亲一句话就做了决定,“女孩子读什么大学?能上个中专蛮好了,早点毕业早点挣钱贴补家里。”而成绩不佳的弟弟,却读了高中再高复一年都没考上大学,可他依然是家里最“优秀”最受宠的那一个。

去年,父亲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这下可好,母亲愣是铁了心,无论如何都要跟父亲离婚,“我不怕丢脸也不怕别人议论,这辈子,离婚是我最大的梦想,哪怕生命只剩最后一个星期,我也要享受一下自由的滋味!”母亲的坚决,让媛媛姐弟仨无言以对。

“我们都劝她,看在我爸已经生病的分上,原谅他的胡说八道吧!他现在是一个病人,还有什么可以和他计较的呢?”媛媛苦口婆心,母亲却说,日子是她在过,没有人懂她的痛苦,每天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简直度日如年。

媛媛说,从情感上来说,她是支持母亲离婚的。可现实情况是,父亲也快80岁了,又得了老年痴呆,离婚还有啥意义呢?

◎记者手记>>>

若鞋子里有沙子,最好的方法是将其倒出。性格不合的两个人磕磕绊绊相伴了半个世纪,确实不容易。或许,婚姻对媛媛的母亲而言,是桎梏,是牢笼。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对方更像是自己鞋子里的一粒沙子,只要抬脚走路,就会不停地提醒你,折磨你,无法磨合。

这种互相折磨的婚姻,分开,及时止损,或许才是最佳选择。一辈子太短,媛媛的父母,还没开始好好享受自由幸福的生活,就走到了暮年。媛媛母亲想离婚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可是,面对患病的老伴,她的梦想恐怕难以实现。

老人年纪越大,越是固执,作为子女,只能多去看望和宽慰,给母亲一个发泄的渠道和出口,如能缓和气氛,劝说二老和好,不失为一件孝顺的好事。实在不行,可以考虑让两位老人分居,为患病的父亲选择一家专业照护的养老机构,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2021-10-30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70164.html 1 3 父母晚年要离婚儿女进退两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