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群言堂

鸡虫得失 斯文扫地

陈鲁民

近日,某政法大学教授的一封“绝交信”,上了网络热搜,成了舆论焦点,传得沸沸扬扬。但我读了以后,觉得就是个笑话。

为了争夺一个民间性质的研究会副会长名额,两个教授撕破了脸,闹得不亦乐乎,二十年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实在令人喟叹。于是我想到两个成语:鸡虫得失,斯文扫地。

先说鸡虫得失。两人都是二级教授,都有博导头衔,可谓功成名就,还有啥可争的?这个学会副职,既没收入实惠,也没啥名气。说实话,若不是两个教授反目,我还从没听说有这样一个学会,可见,即便当了副会长,也没几个人会知道,谈不上什么知名度。换言之,他们争得毫无意义,这种虚头巴脑的研究会副职头衔,不要也罢。可是,两人却争来争去,吃相难看,都露出了“皮袍子下的小来”,成了世人笑柄,真够丢人的。由此我想到庄子的一段轶事。惠施担心庄子回来抢他的相位。庄子讽刺他说,你那个相位自己宝贝得很,但在我看来不过就像猫头鹰抓到的死老鼠。两位教授如果有庄子的豁达和洒脱,大概就不会有这一出闹剧了。

再说斯文扫地。两人身为名校的资深教授,身份高雅,理应有点襟怀,气度,矜持一点,看轻身外之物,看淡名缰利锁。没想到却为了一个区区闲职,竟然闹到要公开绝交的地步,实在是有辱斯文,亵渎士林。既让围观众人大跌眼镜,也让众多教授学者跟着一起蒙羞。再退一步说,即使一定要绝交,最好是悄无声息,不露痕迹,没必要闹得天下人都知道,毕竟这不是啥光彩的事。

《南怀瑾先生答问集》有名联:“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教授们争一争功名利禄,也算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还是要有点分寸,讲讲脸面,不能什么都不管不顾。你在学校里明争暗斗,外边管不着,但争到社会上,公布在网上,告知天下,那就大大不妥了。坊间有语,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同理,在学校里追名逐利,也就算了,还把这样的丑事拿出来到处招摇,就是你的错了。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绝交是常发生的事,或因利益冲突,或为志向不同,或因误会成见,还有其他一些很奇葩的理由,甚至一言不合,都会导致好友反目成仇,哥们儿分道扬镳。东汉人朱公叔,因痛感世态炎凉,人情淡薄,曾作《绝交论》。南朝人刘峻又作《广绝交论》,以刺时弊,流传一时。西塞罗、培根也对绝交有所论述。他们说的道理今天仍有参考价值:一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为谋,绝交并非坏事;二曰绝交要不失风度,不出恶言,不揭隐私,不说狠话;三曰绝交是个人私事,不必闹到世人皆知。

说到文人绝交,最著名的自然是嵇康与山涛那一回,还有管宁与华歆的割袍断义,鲁迅哥俩的老死不相往来,冰心与林徽因的恩断义绝等,都算是君子风度,光明磊落,无可非议。日后,再有教授学者绝交,不妨也借鉴一二。切勿像某政法大学那两位闹绝交的教授,杀人一千自损八百,搞得两败俱伤,情义没了,脸面也没了,只能让人发出一声叹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022-04-08 陈鲁民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219864.html 1 3 鸡虫得失 斯文扫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