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

大公村地处一道狭长的山谷间,建有大公殿,是为缅怀徐偃王的大公无私品德,其村名也因此而来。徐偃王为避战弃君位率百姓南迁,据说在现今的龙游县城之东约10公里的溪畔筑室而居,此溪因之得名“筑溪”,后来演化为“竺溪”,即为今湖镇镇竺溪桥村一带。筑溪(竺溪)为长枝源之下游,长枝源由南而北穿过大公村,在大公村地段如今被称作“大公溪”。在历史上,浙西大地供奉徐偃王的庙宇林立,以大公村而论,与竺溪桥相邻的希塘村有龙泉殿供奉徐偃王,长枝源上游的源头村有徐偃王庙,而祈求和平正是芸芸众生的心愿,大公村也有大公殿供奉徐偃王。自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年至公元1644年),清明节祭祖灯会在大公村兴盛起来,以至杭州、衢州、金华、丽水等地的香客骑马、坐轿纷纷前来赶会,到大公殿烧香焚纸祭拜徐偃王。

大公村清明节祭祖灯会“三年两头着”,即连续三年内有两年要举办灯会。该村每次灯会都极为隆重热闹,轮到举办灯会的年份,家家户户在春节刚过就采伐毛竹,采购油纸、花纸和各色花卉,着手制作花样繁多的花灯。有人物灯,比如封神人物灯、三国人物灯、水浒人物灯;有动物灯,比如蝴蝶灯、狮子灯、凤凰灯、麒麟灯、孔雀灯、鱼灯、兔灯、马灯、羊角灯;有植物灯,比如葵花灯、玉米灯、稻穗灯、白菜灯、牡丹灯,还有各种花篮灯、绣球灯、如意灯,等等。

到清明节那天,各种各样的花灯如潮水般涌向大公殿,挤挤挨挨、争奇斗艳,极为壮观。在论资排辈进行庄重的祭祀徐偃王仪式后,锣鼓喧天、鞭炮震地,由青龙、红龙开路,高脚牌、灯笼、端坐着徐偃王塑像的抬阁、狮子、家家户户的花灯等依次相挨着巡村、巡游田野,绵延数公里,色彩斑斓,竟把小山村闹成了“不夜天”。今年4月4日清明节,又一场盛大而隆重的祭祖灯会在大公村举行。据大公村长者介绍,大公村之所以祖祖辈辈热衷于举办清明节祭祖灯会,是为了祈祷国泰民安、和平吉祥,传承的是徐偃王的仁义理念。如今,大公村清明节祭祖灯会已被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

2025-04-11 14 14 今日龙游 content_542913.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