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怀开放姿态打造人才生态

当青年把眼光投向曾经“土”味十足的乡村,并从中寻觅到商机和前景时,新仓“以人才赋能推动发展进位”的规划就有了实感。近年来,新仓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培育“新农人”梯队,高质量推动农业产业向现代化、智慧化迈进。

数据显示,目前全镇已建成省级青年入乡实践站点2个,推动青年入乡50余人,逐步形成从“70后”到“00后”的多元化农业人才队伍,涵盖技术创新、产业运营、数字化农业等多个领域。

然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那么,如何发挥优势,让青年人才在新仓“留下来、干得好、走得远”?“新仓正以前瞻性的布局和务实的举措,为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扎根农村提供坚实支撑。”新仓镇副镇长施园峰的回答掷地有声。

把“支持农业”写入经济发展政策“主干道”。长期以来,农业在地方经济政策中往往被边缘化,缺乏系统性支持。今年,新仓首次将支持农业发展写入《新仓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中,释放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在这里,无论是注册企业、做强产业,还是技术引进、品牌建设,青年农业创业者都能在政策的阳光雨露中找到成长的沃土。

引育优秀乡村运营人才团队,设置优秀乡村文化空间主理人奖;鼓励“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对新注册且实际运营的村域品牌给予一定补助……“我们希望通过政策的‘暖风’,将更多青年从城市引回农村,让他们在乡村找到真正的价值感和归属感。”施园峰说。未来,新仓将以政策为导向,持续做好动态评估,及时调整扶持重点,全力推动“基础农业”向“智慧农业”“品牌农业”转型升级,让青年看到农业真正的“价值链”。

把“安居落户”纳入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招才引智,“住”是最基本的保障。去年10月,新仓启动建设“青创小院”,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改造提升农房等措施,为青年人才打造了全方位成长平台。在小院,人才既能享受舒适便捷的免费住宿,又能进行交流演示、农科实践、资源对接等碰撞,形成可持续的互动闭环。

此外,位于“合作之源·杉水共富”和美乡村示范片区的青创中心也在火热建设中,不久后,这座集创业指导、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培训提升等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将正式与大家见面,成为新仓创新创业的“新地标”,助力更多年轻人实现梦想。

除了厚植人才创新创业土壤,新仓还用心用情做好各项配套服务,确保引进来的人才真正“留得住”。近年来,新仓通过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创新文旅融合模式,精心打造了1955文体中心、沉浸式剧场、老街等文化基础设施和特色项目,有效提升了青年人才的文化生活品质,改变了乡村“来了就无聊”“住不下去”的刻板印象。

把“青年人才”放到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舞台”。在新仓的人才理念中,“青年”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设者。镇里从不把向外引进的青年人才看作“外来人口”,而是将其视为中坚力量,赋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与归属感。

今年,平湖计划完成建设15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其中,位于新仓的特冒头有机农场和平湖仓蔬农业有限公司尤为引人注目。这两家企业虽然扎根乡村,但均带有显著的“外来”色彩,生动展现了新仓在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敞开胸怀,拥抱人才”的开放姿态。

人才兴,则乡村兴。以“新仓经验”闻名遐迩的新仓,将迎着合作的东风,持续抓好“引”“育”“留”“用”四个关键环节,全力构筑“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新仓对于人才的真诚和礼遇,一以贯之、只增不减,诚挚欢迎各路英才来到新仓、留在新仓。”施园峰说。

2025-07-25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65603.html 1 3 怀开放姿态打造人才生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