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3日 

第10版:车市

新“白名单”废止,动力电池市场格局会变成怎样

  近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一则公告,明确表示自今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号),同时废止的还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此举意味着,在业内存在近4年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白名单”正式取消,国内动力电池领域将迎来新一轮的竞争。

  崔东树认为,此次放开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是解除制约行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外资动力电池的进入会拉动国内产业链的发展,促进自主配套产品的技术提升,实现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崔东树认为,放开动力电池约束,有效引入竞争,将推动电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对于当前利润急剧下滑、新能源汽车赔钱销售的整车企业来说,意义巨大。此外,由于动力电池白名单的压力,部分外资车企的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步伐较为缓慢,其转用国产电池的难度很大。此次放开动力电池控制,也同样有利于外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从而促进新能源产业的整体进步。

  当然,放开约束后,日韩企业的卷土重来,势必会给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动车事业部电池管理系统工程师张青岭就直言,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中,除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外,其他供应商与日韩企业技术差距较大,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将遭遇冲击。

  但正如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所言,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蒸蒸日上的当下,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不可避免,尤其是对于真正想在国际市场拥有竞争力和优势的企业来说,国内市场无疑是最好的初始历练战场。而对于国内动力电池产业来说,只有真正放开市场,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才能迎来更加健康的良性发展。

  据《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