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6日 

第10版:芥子园

电视杂忆

  闲坐看电视,总免不了拿着遥控器不断换台。看看身边的朋友,有这样选择困难症的非我一人,也就安然自适,不再讶异了。

  偶尔和朋友说起这个问题,他忽然问:“以前怎么不会有这种感觉呢?”

  是啊,以前怎么不会有这种感觉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电视还是稀罕东西,整个游埠镇也没几台黑白电视机。《霍元甲》的热播掀起的收视高潮,自然也波及到小镇。那些日子,我们全家几乎天天到叶家井弄堂的父亲同事家,从《聪明的一休》一直看到《霍元甲》,连中间的广告也不错过。“省优部优国优”就这样进入了小镇居民的生活,而小小的我则成了最早的追剧一族。每到电视结束,那条幽长的弄堂里都会有一个牵着父亲大手的小男孩,口里唱着刚从电视里学来的半吊子日语插曲,昏黄的路灯拉出了一大一小的影子,好长,好长……

  不久后,我家也拥有了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那时能接收到的电视节目不多,也就两三个台,幸子和大岛茂倒是每天按时来串门。只是有时候会碰到信号不好,满屏皆是雪花点。可就是这样,大家也是看得难以割舍。后来就知道架设室外天线:那是一种有点像飞机轮廓一样的金属条的组合,拖着一条长长的导线,导线另一端就接在电视机上。真奇怪,这样一来,电视竟然清楚了许多。于是电视满屏竟是雪花点的时候,就会有人开始转那根竹竿,边转边大声地问:“清楚点了吗?”电视机前则是此起彼伏的回应:“唉……好。不对,往回转一点。好……好……好啦好啦。”一样的情景在各家各户上演。通常情况下,转几次往往就可以继续看下去。可总会碰到徒劳无功的时候,只能心里愤愤地想:“又两集泡汤了……”

  兰溪电视台刚刚开播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家的电视机收不到信号。可《加里森敢死队》和《射雕英雄传》的精彩会通过其他的途径让你接收到。看着同学上下翻飞的嘴唇,这就有点郁闷了。可是父亲管着我,晚上不许我外出太久,而我也确实不知道附近谁家的电视能收到,只能无奈的将郁闷进行到底了。

  唯一能感到安慰的是停电。

  那时父亲为了晚上干活方便,就买了电瓶。没想到除了用来照明之外,父亲还开发出了电瓶的另一种妙用:从电视机里面另外接出一条电源线,插到电瓶上,电视机竟然能播放。真好!

  后来电视机渐渐多了起来,从黑白变成了彩色。有些人家黑白电视暂时没升级换代的,在屏幕上下方各贴了个蓝色和绿色的渐变色彩条,模拟蓝天和草原,可我总觉得那种方法颇为怪异。就好像看到同学家的爷爷拿着颜料给黑白照片上色一样,色彩艳丽得让人难受,感觉还是没上色的照片效果好。

  等我参加工作,兰溪城里都装上了有线电视。但在我教书的那个地方却没有,为了看一场精彩的球赛,有时就要骑着自行车一路颠簸到叔叔家。他们晚上要出去做生意,这电视就由着我自己看。

  现在,随着各种机顶盒的出现,直接可以从网络上点击观看,而且电视节目也与时俱进。可因为不断提高的眼界,总觉得没什么电视好看。偶尔静下来想想,就好像好看的经典武侠小说也就那么几本,这样就释然了。有时心血来潮地找出小时候没机会看的武侠剧看,可怎么看都觉得难以入目。就这效果,那时怎么翻墙都要去看呢?

  手上的遥控器还是不自觉地换着台,看来,这个习惯还会保留一段时间。

  朱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