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清凉入梦来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枕头的解释是:“枕,卧所荐首也。”《诗经·陈风·泽陂》中也有“辗转伏枕”的句子。想起了在没有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的古代,古人想睡个好觉,就难免要找一个清凉舒服的枕头,这样才能把夏天过得有滋有味。
由于玉石质地的枕头降温效果好,所以很受古人青睐。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就有诗句:“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玉枕雍容华贵,虽非仅限于皇帝使用,但一般人家很难拥有。唐朝高阳公主嫁给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为妻后,却与辩机和尚暗通款曲,赠辩机一只皇室专用的玉枕为定情物,后来这只玉枕不慎被盗,导致辩机被判于腰斩极刑。一只玉枕引发的血案,让人情何以堪?
为了能凉爽入梦,古人想到了瓷枕。瓷枕属于大众化的消暑卧具,因其釉色莹润、质坚清凉,无论是晚上休息,还是午睡,枕在上面,燥热很快就能散去。所谓“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恐怕就是古人对瓷枕喜爱的最好说明了。据说,乾隆皇帝就非常喜欢瓷枕,有一次得到了一件孩儿枕后,诗兴大发,题了一首诗:“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忘机堪画寝,一枕最幽宜。”
凉爽的“药枕”也受古人喜爱。药枕多以菊花、荞皮、蚕沙、茶叶、决明子等中药材做芯,因其性凉,可清脑明目,更具有保健功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作枕头,至老明目。”许多诗人对药枕赞誉有加,比如宋代诗人陆游就写过一首“菊枕诗”:“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从唐朝诗人李端的“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中得知,古代人也有以石为枕的。另外还有木枕,木枕多选用松木、椴木精制而成,表面光滑细腻,具有保健和收藏价值。竹枕,天然的竹丝不仅光滑清凉,而且去湿吸汗,有缓解精神疲惫的作用。还有藤枕,温燥凉血,柔软性也比较好……
夏日炎炎,难以入眠,古人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枕头上大做文章,把夏天过得“清凉心肤,爽身怡神”。
王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