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捡石头 初次尝试石刻
“我喜欢石头,退休前就收集了很多。退休以后,才开始尝试雕刻石头。”74岁的郑寿根精气神很不错,耳聪目明,十分健谈。石头,是他的喜爱之物,三分之二的石头都是他从江里捡来的。为了捡石头,郑寿根骑车去过兰溪境内的兰江、衢江、金华江,拉着手推车坐公交至龙游、梅城、新安江,一去就是一天。
说起郑寿根,兰溪餐饮业的人大概都不陌生。他14岁入餐饮行业,直到60岁退休,是餐饮界的一把好手,曾获得首届“兰溪工匠”荣誉称号。在退休前,郑寿根只是单纯的喜欢石头。“我以前捡石头,看中的是石头的奇特。”郑寿根说,越奇特的石头他越喜欢,上面各种奇形怪状的纹路,给了他无尽的想象。“石头上一粒粒的花纹像米粒,还有木化石,看着就像木头。每块石头都是独一无二的。”
郑寿根为每块收集来的石头都做了一个木托。制作木托的树根是他从山区淘来的杂木根,经过雕刻、塑性、上底色、涂清漆,半天的功夫就能做好。为了让木托能固定住石头,他在石头底部打了一个孔,在相对应木托的位置固定一颗钉子,这样石头就能与木托严丝合缝。
退休后,郑寿根却不局限于收集石头,他开始尝试雕刻石头。“我以前是厨师,对食品雕刻很熟悉,黄瓜、胡萝卜、西瓜都能刻。不过,食品雕刻与石头雕刻相差很大。石头很硬,比瓜果、蔬菜费劲多了。”郑寿根说。
起初,他刻的石头五花八门,黄蜡石、玉石等。但由于刚接触石头雕刻,刻画技艺还未到家,他觉得刻在玉石上很浪费,刻不好又磨掉怪可惜的。于是,他自学石头雕刻,从刻字起步。一开始刻得并不好,后来通过不断地练习、摸索,刻得多了,慢慢也就刻得好看了。“什么时候刻得好起来,我也不知道。”
石头一块接着一块,大约刻了1000多块石头之后,郑寿根的石刻技艺在不知不觉间有了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