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8日 

第05版:古韵兰溪

桃花坞里乐颜斋

  汪启淑在《兰溪棹歌》中写下的第三十首诗提到了兰溪人最熟悉的一个地方——桃花坞:“处处春风飏酒帘,桃花坞里畅遐瞻。乐颜遗宅无人到,双燕衔泥自入帘。”如此诗意的名字,当年确实是个充满诗意的地方。

  兰溪南门外桃花坞,古时山坞种植桃花树,坞由此得名。桃花坞自古是兰溪名胜风景地,也是文人雅士流连忘返之所。

  元朝末年,淮北龙舒人(安徽舒城县一带)张景留路过兰溪,行程疲惫,打算在这个三江之汇的兰溪州歇脚。稍息之后,张景留走遍兰溪州城里外的山山水水,最终选择南门外一处颇为幽静的桃花坞中,筑室住下,做一个闲云野鹤般的隐士。

  春天里,山坞的桃花烂漫一片,把坞后的山意亭映染成粉红色。桃之夭夭兮,在踏青的季节里,不光有士女佳人,当然少不了城里一群雅客骚人,他们都随着出城人流,进入山间坞中。

  张景留虽想过隐士生活,但他居室庭门却挂着一匾,名“乐颜”,这分明向门外过往的人们昭示这家主人有着不平凡的志趣。这不,他的门外正走着一群青衫人,望着不远处的桃花丛和树丛中穿梭的人影,你吟一句:“莫把春色皆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他又接一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你吟我和,好不热闹。正在庭中闲坐品茶的张景留耳闻园外雅声,莫名地勾起久已沉寂的诗绪,不知不觉踱步打开柴门,他拱手自报家门,并向这群人打听尊姓大名。在下“赵良恭”,在下“吴沉”,还有三人分别自称是钱熙、董思曾、徐原。张景留热情邀请五人进他的寒舍一叙,在明前茶煮沸散出清香中,宾主尽欢。

  张景留的“乐颜”斋在兰溪名气越来越大,衢州余子芳坐船顺流而来,闻讯找上门与他畅谈,两人共游城外的浩然观,临别,余子芳写了一首诗留给张景留。不久后,义乌黄溍也寻上门,访问张景留,并留下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被收录在《光绪兰溪县志》,使今天的人们得以瞥见他俩深厚的交谊和一段文学佳话。

  时光荏苒,昔日的王谢庭前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几度春秋,“乐颜斋”的燕子虽然年复一年衔泥筑巢,然而,物是人非,再也没了张景留的身影,赵良恭、吴沉们的唱和已成为空谷绝唱。

  清乾隆年间,歙县人汪启淑慕名前往桃花坞,寻访曾经的遗迹。同样的春天里,他的眼前只有桃花依旧妖艳,还有,不解风情的燕子三三两两各自飞回栖居的庭檐下。

  (蔡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