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3日 

第04版:诗路兰溪

“一天不画画就浑身难受”

耄耋老人挥毫书画人生

  记者 蒋宇欣 通讯员 玖 月

  家住兰溪市兰江街道的祝健,今年80岁。在他的家中,画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客厅的墙面上,画作占据了“半壁江山”,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应有尽有。

  虽已年至耄耋,退休也有20年,但祝健没有一天闲着,每天沉迷书画,痴迷绘画,“一天不画画就浑身难受”。

  “为什么喜欢画画?”提起绘画缘由,老人的眼里仿佛有光,马上就来了兴致,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绘画启蒙史。

  “我爷爷特别喜欢国画,他收藏了很多,也经常四处寻画贴在家中的墙上,家里的画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换新的。”祝健说,因为从小生活在画中,受爷爷的熏陶,自然而然也喜欢上了绘画。

  上学前,祝健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绘画。“我经常用家里的废纸照着爷爷的那些画临摹,也就是‘照葫芦画瓢’。”相比同龄人,祝健的绘画天赋挺高,上学后,他一直是班级的美术课代表和学校书画比赛组织的负责人。

  16岁那年,祝健的一幅画在一个文化馆里展览,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参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记得特别清楚,画的题目是《红领巾的丰收》,画的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孩抱着南瓜和玉米。”祝健说。

  退休前,祝健是一名小学教师。在这之前,他是一名墙画师。

  “我以前在粮食部门和印刷厂工作过,做的事情都和画画有关。”祝健说,当时存放粮食的仓库需要画宣传画,几乎每个仓库的墙画都是他和另一个同事画的。

  “我那个同事也算是我的师傅,我跟着他学了不少绘画知识。画墙画那段时间,我的画技进步很快。”此外,他还经常给工作地点的周边各村写标语、画墙画。担任教师后,祝健画画的时间越来越少,只在寒暑假动动笔。

  退休后,祝健有时间潜心绘画,家里的书房成了他的画室,书架上摆放着各种与书画有关的书籍。因为时间充裕,他几乎每天都泡在画室,“那时候一画就是一整天,都不知道累。现在年纪大了,一天只能画一两个小时,但每天都坚持。”

  祝健的绘画以中国画为主,什么题材都画。他最喜欢、画得最好的是猫和老虎。在他的笔下,猫或憨态可掬,或慵懒惬意,炯炯有神的目光、丝丝分明的毛发,每一只猫都栩栩如生。他画的老虎则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在70岁这年,祝健还出版了一本书画集,收集了近些年的部分书法和绘画作品,作为纪念。

  祝健说,他一生唯爱书画,尤爱绘画。从前是,今后也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