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边康复治疗边劳动增收
兰溪已建成16家“残疾人之家”
记者 吴金泓
导报讯 近日,在兰溪市诸葛镇残疾人之家,残疾人汪淑婷正熟练地插着花。“我去年开始来这儿干些手工活,大家都很照顾我,工作特别充实。”她说。和汪淑婷一样,众多残疾人在“残疾人之家”开启新生活,这正是市残联助力残疾人就业、改善民生的生动写照。
一直以来,残疾人就业与儿童康复救助都是重要的民生实事。今年,省市县三级明确民生实事任务,省级要求帮扶残疾人就业130人以上,金华要求康复救助残疾儿童85人,兰溪也定下新增残疾人就业130人以上的目标。为此,市残联积极行动,以一系列扎实举措稳步推进工作。
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市残联打出“组合拳”,靶向帮扶赋能。保障教育是提升就业能力的根基,兰溪持续改善曙光学校办学条件,如今,残疾儿童学前入园率、义务教育入学率、高中入学率分别达95%、99%、90%以上。同时,健全助学机制,今年已为422名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助学补助24.46万元,为21名残疾大学生补贴学费、住宿费21.43万元,实现应助尽助。凭借“一人一档”精准就业指导,连续5年应届毕业残疾大学生就业率保持100%。今年毕业季,残疾大学生小李在市残联帮助下,入职企业从事设计工作。“残联的指导和帮助,让我顺利开启职业生涯。”小李感激地说。
有了就业能力,还需就业平台承接。市残联全力建设辅助就业机构,聚焦智力、精神及其他重度残疾人三类重点群体,已高标准建成16家“残疾人之家”,实现乡镇(街道)服务阵地全覆盖,为467名残疾人搭建起就近就业平台。诸葛镇残疾人之家负责人叶小英介绍:“我们这里有42名残疾人、6名管理人员,不仅有康复训练、文体活动,更重要的是能让大家有稳定工作和收入。”鼓励企业开办“残疾人之家”也成效显著,全市已建成4处工疗型“残疾人之家”,人均增收超2万元,相关工作获多方肯定。
就业渠道的畅通同样关键。紧扣残疾人实际和市场需求,近5年,兰溪围绕电子商务、农业种植技术等专业,培训残疾人1737人次。依托“就业援助月”“全国助残日”等活动,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并常态化开设“残疾人就业服务窗口”。目前,全市6846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中,正规就业率达37.23%,位列金华市第三。
残疾人就业工作稳步推进的同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也同步发力。市残联通过线上宣传与入户走访,一对一联系有康复需求家庭,为符合条件的家庭介绍定点康复机构。在康乃馨儿童发展中心,孤独症儿童可借助“厘米孤独症康复云平台”进行多维度行为数据采集,生成个体化评估报告,虚拟情景课堂也助力孩子们锻炼社交、认知能力。目前,已有94名儿童享受兰溪康复救助,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每人每年补助2.4万元,孤独症儿童每人每年补助3万元,切实减轻家庭负担,为孩子们的康复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