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游泳池? 这份攻略请收好
记者 蒋宇欣 实习生 潘婷婷
导报讯 炎炎夏日,游泳场馆迎来了客流高峰,成为夏日里的“人气担当”。然而,一些消费者在水中畅游、享受清凉的同时,也担忧泳池水质的安全卫生问题。
近日,兰溪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深入辖区25家公共游泳场所,重点对各游泳场所的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情况、水质自检结果公示情况、泳池水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情况、游泳者健康承诺书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同时,执法人员还查看了泳池水循环处理系统、在线监测设备、强制淋浴设施、强制通过式浸脚池的设置和使用情况,并对游泳池水和浸脚池水的余氯、pH值、浑浊度等指标进行了水质快速检测。
“总的来说,游泳场所的卫生设备基本齐全,水质循环设备运行正常。”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科副科长倪华芳表示,后续,他们将公布游泳场所水质抽检情况,依法责令不合格的游泳场所立即整改,并持续跟踪其整改落实情况,保障市民们“放心游”。
如何选择一个合格的游泳场所呢?
首先要关注公示栏。正规游泳馆必须在显眼位置公示以下三样关键信息:一是卫生许可证,它相当于游泳馆的“健康证”,缺失则意味着无证经营;二是从业人员健康证,需留意其有效期限是否过期;三是水质检测报告,要确认当年的报告是否合格。若发现公示牌破损、数据模糊或没有检测报告的情况,建议直接更换场馆。
除公示栏外,合格的游泳馆还应设有淋浴间、更衣室和强制通过式浸脚池,浸脚池水深至少应没过脚背,这是阻挡脚部细菌的第一道防线。此外,还需重点关注泳池水质问题,可以采取“一看、二闻、三摸”法:一看水池是否清澈见底,无悬浮物或浑浊现象,透过池水应能看清池底的第四、第五条泳线;二闻池水气味,合格的水质应有淡淡的水腥味,若气味刺鼻、呛人或有其他异味,应避免下水;三摸水池壁,合格的水池壁应光滑而不粘腻,若触感滑腻则可能有藻类滋生,说明消毒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卫生管理要求,游泳馆内还应设置水质公示牌,工作人员每两小时都要对池水的余氯含量、温度及pH值进行检测并及时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