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人是被活活气死,如情绪激动导致脑溢血;30%的人是被活活吃死的,如肥胖带来的系列疾病;还有20%的人,是被活活累死的,因为没有劳逸结合……中国传统医学亚健康标准起草委员会委员、著名中医养生专家常海沧带来了这样的一组数据。
真的有一半人是被气死的?常教授解释说:“每生一次气,就好比在肝上划一道‘伤口’,伤口愈合是需要时间的,日积月累,你的肝上就会伤口累累,难以愈合。”他建议:大家要时不时地静下来想一想,最近生了几次气,寻找导致生气的原因,努力减少生气的次数。
“气伤肝”。古人为了不让自己生气,留下了不少诗作,其中流传最广的,当数清代阎敬铭的《不气歌》。
阎敬铭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他为官清廉,但正因为他出奇的俭朴,与周围的人关系相当尴尬。做山东巡抚时,因为自己廉洁,手下人也不敢贪腐,但一个个都心有不甘。于是向他嚷道:“我们都穷死了,连饭都吃不上。”阎敬铭从怀里掏出烧饼,对他们说:“不是没饭吃吗?给!我请客。”手下一看不作声了,而阎敬铭旁若无人,大嚼大咽。以致后来,在阎敬铭要调到军机处的消息传开后,军机处的很多人不愿与他共事,集体要求调走。
据《南亭笔记》记载,阎敬铭做军机大臣的时候,见内务府承办一百个皮箱,每个报价银子六十两。他大为惊讶,便上奏慈禧太后说:“外间购买皮箱,每个至多不过六两,内务府浮冒之弊,可想而知。”慈禧太后说:“既然如此,半月之内,你就代我去买一百个。”第二天,阎敬铭拿着银子去市场上购买,不料皮箱店全部关门。阎敬铭好生奇怪,问皮箱店老板怎么回事?老板说:“昨天有太监来吩咐,半个月内不准开张交易,否则将货物砸个粉碎。”阎敬铭无奈之下,只得让人带信到天津赶紧买了送到北京。不料半个月后,竟然事情没办成,原来送信的亲随也被内务府用一千两银子买通,早已逃之夭夭。
慈禧要修圆明园,可阎敬铭认为国家正困难,便上奏力阻,说“治以节用为本”。这让慈禧很不高兴,找了个小茬,就将阎敬铭罢官了。后来,怕对天下臣民交代不过,又给他官复原职。可阎敬铭知道自己已经完全失去了信任,还有什么好干的呢?除非事事顺从。可这实在窝心,还不如眼不见心不烦,于是递交了辞呈,回老家养老去了。
回到老家,也不得清净,因为拒绝了一些亲友的非分要求,常受他们的埋怨和记恨。一天夜里,他辗转反侧,无奈之下,写了一首《不气歌》: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时无人替;
请来医生把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倘若不消气中气,诚恐因病将命弃;
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每当气不顺之时,他便默默吟诵自己那首《不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