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 请关注您的血压
疾控中心提醒:注意保暖健康饮食
记者 徐桢瑾 通讯员 何向莲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人的肌体为了维持正常体温,全身血管较温暖炎热时明显收缩,血管阻力增大,为了保证全身供血,血压便会升高。而老年人,因为血管弹性差,血压波动更加明显。因此,秋季时节,市民需关注血压情况。
血压水平有较为明显的昼夜节律,这种昼夜节律可简单概括为两峰一谷。清晨清醒和起床后8时至10时,血压明显上升,呈一高峰,然后下降。下午17时至18时,血压从低谷再次升至一个高峰;凌晨2时至3时,血压最低,是一个低谷。一般,觉醒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通常会比睡眠时增加10%~20%,如果上升幅度过大,则属于病理状态,就要引起重视。
很多人都有一个这样的误区,是否只有头晕才代表高血压?兰溪市疾控中心健教所工作人员说,高血压并不是感觉出来的,而是血压计测量出来的,部分患者症状并不明显,没有头晕、头痛、头皮发麻等不适症状,但偶然一查却发现收缩压已经很高,甚至处于危险的范围。因此,对于那些已经确诊是高血压的患者,更要定期测量血压。有些患者跟着感觉走,觉得吃药后没症状就不再关注血压、甚至自行减药,这很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高血压患者在秋季时需尤为注意。首先要注意保暖,适当添衣。因为寒冷天气会刺激肾上腺分泌增强,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转季时,一定要根据个人体质来应对大自然的变化。
其次,要适量运动。适度的运动对降低血压有很好的效果,有氧运动如慢跑就是不错的选择。高血压患者,尽量避免在运动中做推、拉、举等力量性练习或憋气练习,可选择全身性、有节奏、易放松的运动项目。运动时间最好在饭后2个小时,切忌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同时,还要调节饮食。饮食需清淡少盐,可适当多吃一些润燥、降压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海带、胡萝卜、西红柿、茄子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可以对抗钠离子对血压升高的作用。
此外,要注意调节情绪。情绪的波动也会引起血压波动,一些不良的情绪会通过增加有关激素的分泌,促使小动脉痉挛收缩而使血压产生波动、升高,甚至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高血压患者要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少生气,避免过激的情绪,防止血压波动。